书籍 论新的封面

论新

[德] 鲍里斯·格罗伊斯 (Boris Groys)

出版时间

2018-05-31

ISBN

9787568905237

评分

★★★★★
书籍介绍

- 编辑推荐 -

·杜尚的《泉》、马勒维奇的《黑方块》、蒙德里安的格子画……这些艺术作品的创新究竟有何意义?它们的文化价值究竟从哪儿来?

·著名艺术评论家、策展人鲍里斯•格罗伊斯为我们创设了一个广阔的思考空间,使一系列关于神圣和世俗(什么才算是文化?)、传统和断裂(文化如何进入档案库?),以及时尚和历史之间关系的话题得以展开。

·格罗伊斯擅长将不同的哲学传统(从法国后结构主义到现代俄罗斯哲学)融入他具有启示意义的分析中,这些问题直指当今文化生产的核心,展现出他极其宽广的思想维度。

- 内容简介 -

本书探讨了当代文化发展中一个极为关键的议题:创新。不论是理论家、作家还是艺术家都不断被要求去创造新的东西。但是“新”这个概念本身已经彻底发生了变化。“新”的定义只能以它和现存的和旧有东西之间在某个文化中的关系来确定。一件艺术作品的价值是由它和其他艺术作品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以它和文化以外的现实之间的关系所决定的。这就意味着在文化中,创新其实是一种重估价值的过程,从本质上说,创新是一种经济层面上的运作过程。而每个希望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的人都在参与这种价值交换。

对格罗伊斯来说,创新是一种对文化的否定式适应。艺术品和文化传统之间的关系及其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否定性来适应传统成为了评价艺术作品的主要标准。因此,世俗和日常的领域如今可以进入文化档案库。一个最好的例子就是杜尚的现成品。本书通过对新与旧、日常和文化之间辩证关系的探讨,展现了艺术和理论是如何获得文化价值的过程。

- 作者简介 -

鲍里斯·格罗伊斯(Boris Groys)是当今文化和艺术评论界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是哲学家、艺术评论家、媒体理论家,尤其因他对晚期苏联后现代艺术和文学的研究而享誉国际。他的写作涉及当代文化和艺术的广阔领域,并在从法国后结构主义到现代俄罗斯哲学的各种思潮中汲取灵感。他现任教于纽约大学艺术史学系。

- 译者简介 -

潘律,德国拜罗伊特大学跨文化研究硕士、香港大学比较文学系博士。现任香港理工大学中国文化学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现当代中国及东亚视觉文化和艺术、空间记忆,以及媒体理论。曾在柏林科技大学、哈佛燕京学社、福冈亚洲美术馆和柏林艺术与都市研究中心担任访问研究者和艺术家。

目录
目录
总 序
中译本序
前 言
导 言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被“新”没了顶的我们,需要这本书来醒脑提神。
格罗伊斯对价值交换机制的引入,照亮了文化档案库另岸的世俗世界,也为新异的生产赋予了一种朴素的历史动力;换言之,新异并不是文化世界内部的本真性创造,而是由文化档案库和世俗世界的价值交互过程不断厘定的。可以看出,格罗伊斯始终在寻求对后现代的超克,也始终试图与历史终结论对话,他对文化档案库经济机制的发掘在理论层面以历史哲学的形式激活了分析美学。只是,这一独自构建的文化经济模型似乎太过简单与粗糙,在不断的对话中,格罗伊斯并不具有黑格尔那样的理论强力,于是文化档案库和世俗世界的截然二分也变得可疑。
文化经济学视域里的创新机制,对他者、市场、本真性、乌托邦、时尚等的否定之否定,沿循杜尚开辟的后现代路径,制定创新策略和创新交换方式,造就新的文化记忆。理论性强,大道通途,艺术专业当有所获。
论文需要,觉得英译本用词复杂,正好赶上中文版上市,太感激啦。感觉这本很不好译,原来不是英译的锅,而是原文就不那么简洁明了。Groys一直都是一个观点强烈的作者,想象力丰富,会把看似遥远的事联系起来,构建一套体系。我有时读得为他担心,又难以反驳,所以即便偶尔感叹自己真是被他洗脑了啊,也还是喜欢读,总会有醍醐灌顶 拍手叫好的时刻。我需要读完后与Groys保持一段距离,才能认识或者批判他究竟说了什么。
通俗读物。主要讲为什么将经验的陌生感作为新(以基督教为例),在美学中,属于关于experience of alterity讨论的一部分。
自己的刀也落在了自己头上
文化是否分雅俗这个问题,曾在大三上的课堂上被我们讨论过,当时得出的结论是很反美学的。本书第二个部分的讨论相当有意思,可以说是那时候我想说的。用世俗/文化的界限来梳理清楚这一个交换过程其实是更清晰的,相比起后现代用差异来理解。
看完都没有怎么看懂,可见我一点悟性都没有,以后可能还会再看一遍吧。
每天看几节,感觉脑子要长出来了
怎么感觉翻译出现了很多语句不通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