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疼痛吧指头的封面

疼痛吧指头

普玄

出版时间

2018-03-31

ISBN

9787570203321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一个孤独症孩子总是咬指头,他不会说话,似乎咬手指可以代替说话。他是父亲的指头,咬的是自己,疼的是父亲;而父亲是奶奶的指头,父亲的痛,疼在奶奶心头。这样的不幸对奶奶而言并非第一次,她的丈夫和大儿子已身患残疾多年。然而这样的家庭却培养出作家、中学教师、大学教授。厄运降临,你 是被它打倒还是掌控它?普玄和他的家族给出了答案。

《疼痛吧指头:给我的孤独症孩子》是一部关于孤独症孩子的非虚构长篇作品。作家普玄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从儿子喜欢咬手指头这个细节入手,写出对孩子的救治过程以及一个家族在面对苦难和绝望时表现出的坚韧力量。

名家推荐:

普玄是具有创造性和灵魂性的作家。

——贾平凹

一个天使迷路了,误落在这个星球上,不会说人类的语言,因此被称为患孤独症的孩子。普玄恰好被选中做父亲,在本书中极其真实地叙述了这一段艰难而感人的父子情。

——周国平

这个先后有几个残疾人的家族,让我们明白了什么叫人生无常,福祸相依,什么叫阴晴圆缺,瑕瑜互见。

——邱华栋

普玄《疼痛吧指头》,十指连心,父子情深,将严重的社会问题与真切的个人体验相结合,有直击人心的情感力量。

——王春林

用户评论
除了自闭症患儿的养育过程(各种病急乱投医),还包含了作者的家庭苦难小史(不太认同奶奶的教育观念,但特殊年代也能体谅)。让人感慨的是国内对自闭症的了解太少(比如他们在视觉上的功能明显优于听觉等)、也欠缺与之相关的理论知识供患儿家长参考,医疗机构没有针对自闭症的康复治疗实践与研究,这方面亟需政策支持和经济投入。上世纪的美国也曾发生过自闭症患儿父亲亲手杀死孩子后自杀的惨案,自闭症对一个家庭的打击有多重,绝望有多深,未曾亲历者也许永远无法想象。(btw不太喜欢作者的写法就是了
读到最后,终于泪如雨下。生活如斯,可悲可叹。
一部兼具人文关怀与社会学意义的作品,篇幅虽短,读起来却让人觉得很厚重,以个案牵出了一个沉痛的话题,这种“揭丑”式的写法需要勇气与魄力。主题选取与谋篇布局皆属于上乘:孤独症(自闭症)是个值得大众去关注、而大众却了解甚少的话题;内容安排很出彩,三个部分,两种叙事角度,从第一人称到第三人称然后又回归到第一人称,这种写法很有仪式感,同时也具有一种形式上的美感;第三部分充分展现了作者的独运匠心,也展现了非虚构作品在原始素材加工上的魅力。文字稍欠一些火候,有种粗粝感,有时候写的又太过随意与口语化:有些作家是故意“端着写”,而普玄站到了这些作家的对立面上。并非说这种粗沥感不好——它原始,真诚,毫不保留,但又让人觉得如同璞玉一般,若经过一番雕琢,以更加适合书面用语的形式呈现,应该能散发更灿烂的光芒。
生命的苦痛又哪是一句半句可以说得清呢,支撑我们活下去的还是血浓于水的亲情。一晚上读完,酣畅淋漓。曾一度以为自己对苦难免疫了,事实证明,我还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感性青年。写得好!推荐!
刚开始读,很沉重。
微信
难得一见的突破了“亲子日记”式的孤独症文学书写。令人心痛心疼的爸爸,完全失语的儿子。这是个重度的没有天才光环的孤独症患者。尤其悲惨的是,母亲离开了孩子,母亲新家庭的女儿讨厌这个“哥哥”;父亲也再婚了,新家庭同样不接受孤独症儿子。这个重度的孩子不得不流水席一样寄养在各种碰运气的人家!父亲在痛楚的文学书写中救赎自己、感动自己,却同时暴露出父母二人的自私,这个孩子根本就应该留在自己身边。现在,不能说话的儿子到处流浪着,情形只会越来越糟。
“你的痛苦,和别人隔着一座山”。没法说出“感动、加油”之类的话,真实的痛苦,让轻飘的东西想逃。
老师同学写的书,他说是流着眼泪看完的,有关自闭症孩子的书籍。 是的,期末月只要不写论文干啥都乐。花了三个小时的时间,愣是看完了这本书,被好友从微信读书里发现我在划水,好羞耻哈哈哈。 自闭症孩子是一个被边缘化的社会群体,我们和他们仿佛生活在两个世界中,毫无交集,直到,他们出现在我们的身边,成为和我们有“利害关系”的亲人。 作者以上帝视角(?)回忆记录了家中上下三代残疾人的故事,在行文中都是以“孩子的爸爸”称呼自己,所以很多情绪的表露就显得不那么肉麻或者做作(可能是我的误读)。 很幸运可以阅读到这本书,提醒我身边还有一直被我们忽视的群体(不止是自闭症孩子) 但是在阅读中总莫名感到不舒服,作者所信仰的、所追求的一些价值观(功名势力)是我不能接受的,还有反复舔伤口这事儿,大概是我无情吧…
绝望的时候就等待,因为慌没用,尽力而为吧,一切都会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