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西线归来的封面

西线归来

[德] 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

出版时间

2023-09-01

ISBN

9787570233182

评分

★★★★★
书籍介绍

战火已经熄灭,硝烟却弥漫我的余生

······

★伟大续篇——反战文学天花板、遭纳粹封禁焚毁的经典《西线无战事》的伟大续篇,中文版首译92年后终于重译面世!

★最大成就——1931年《西线归来》上市仅6周,德国本土销量超过200000册,上市一年内即被翻译为25种语言,畅销 全世界,因此获得“欧洲亘古以来书业的最大成就”。中文版曾被抢译7个译本,最终出版4个版本。

★新旧双版——1931年,雷马克曾极力要求合作的21家出版社等他修订完《西线归来》再出版,却直到1959年才修改完。这一版中译本就根据雷马克1959年做过大幅修订的新版《西线归来》的德语直译的,并将作者删掉的1931年原版故事片段“遗落的故事”附在书后,编辑加了注解,有很高的文献价值。

★大师推崇——茨威格、鲍勃•迪伦、海因里希•曼、巴金、林语堂、木心、王朔、王小波、周国平等文学大家都对雷马克推崇备至,他被称为“德国海明威”。

······

《西线归来》是著名德裔作家雷马克的代表作,也是其成名作《西线无战事》的伟大续篇。1931年出版后仅6周,德国本土销量就超过200000册,一年内被翻译为25种语言,取得了“欧洲亘古以来书业的最大成就”。

《西线归来》讲述的是“一战”结束后从战场活着回来的士兵的脱轨人生。1918年,持续了四年的战争终于画上了休止符。二连仅存的32名战士拖着伤痕累累的身躯回到祖国,没有鲜花与掌声,只有无尽的冷漠与疏离。失业、伤病、饥饿、心理问题……他们在混乱的生活中努力打捞被战争打断的生活与青春,然而战友的同室操戈,好友的自杀身亡,伤残老兵的不公正待遇,以及政客们的尸位素餐,让他们清醒地意识到,通往和平的道路远比想象的更加危险、艰难。看得见的战争结束了,但他们的心里依然硝烟弥漫。

······

《西线归来》中文译本自1931年出版后至今已绝版。而此新译本以雷马克1959年修改后的《西线归来》为蓝本,并在书后《遗落的故事》中将雷马克在1931版曾写作、却在1959版删除的段落一一列出,对雷马克的读者和研究者来说有很强的文献价值。

《西线归来》不仅仅是《西线无战事》的续集,更是其必要的完结。它比上一本书更充分地展示了人们在战争中失去的远比记录下的要多。它平静的悲伤中蕴藏着巨大的力量……这本书中美好的人性真理具有感人和悲剧的价值。

这是一部崇高之书,与《西线无战事》一样,它值得全世界的读者拥有。——克里斯托弗·莫利

不需劝诱,你就会被他(雷马克)的作品征服;无须夸张,他就能震撼你的心灵。

——斯蒂芬·茨威格

世界上有一位伟大的作家,埃里克·马里亚·雷马克。他无疑有一流的文笔,能让语言臣服于他的意志。无论是写人还是写无生命的自然,他的笔触都是敏锐、沉着和坚定的。

——《纽约时报书评》

雷马克对现代战争残酷性刻画的威力在任何时代都不会有丝毫减弱。

——《泰晤士报》

悲悯,技巧精湛,以不动声色的冷峻道出巨大的悲伤。

——《时代》

埃里克·马里亚·雷马克(Erich Maria Remarque,1898—1970),20世纪杰出的德语小说家。

1929年1月,雷马克根据自己的战争经历出版小说《西线无战事》,作品迅速成为百万畅销书,被翻译成二十多种语言,取得了“欧洲亘古以来书业的最大成就”,雷马克也成为蜚声世界的作家。1930年12月13日开始,雷马克的第二部小说《西线归来》在美国《柯利尔周刊》连载,各国译本迅速出版。中国出版界在1931年也掀起了《西线归来》的抢译风潮,刊载预告的多达7种译文,真正问世的有4个译本。纳粹上台后,雷马克因反战立场,作品被公开焚毁,1938年,他被剥夺德国国籍,后流亡美国,1947年加入美国国籍。1948年返回欧洲并定居瑞士。1970年在瑞士逝世。

目录
序章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再也回不去的从前,详见书评。
没有说每个人都会说的话,却道尽了战后归来的人想说的话
雷马克的小说总是充满人与生存困境的矛盾冲突,这本小说也延续了《西线无战事》的主题,迷惘、绝望和虚无并非空洞的概念,而是那经历过战争后的整个一代人的生命悲剧意识。主角的绝望并不是茫然的放弃一切,而是清醒认识到世界和生命斗争的基础上是无意义的权力斗争,绝望背后正如文章末尾写的那般美好出路一样,是燃烧着生命个体直面困境的勇气。它号召着生命去行动、抗争,找到自己生命的有意义。《西线无战事》和这本书都是讲着被战争摧毁的一代人,即便迎来的是和平,可更多带来的是和平之下的迷茫,不可融于这社会的失望、无奈,只有选择自我封闭来逃避这困境。现在人类总是出于一种诞生于迷茫的焦虑,我们必须相信生命虽偶然,生却是必然,人类必须直面痛苦孤独来对抗悲剧。
西线无战事的惨烈直至最后,一直觉得结尾缺失一点什么,那这本就是恰好的收尾。就象传记电影奥本海默一样,前二个小时的叙述是为后一个小时的升华作准备。虽然后补了1931版的段落,但𠕇机会还是要读下1931年开明那版。
感觉很复杂的一本书,有相同经历者的互相扶持,一种与正常生活的隔离。能感受到是想乐观的,但是始终给我一种努力扮演正常人的感觉。战争给人的烙印或许就是这样,他们从家人变成了“回家的陌生人”。而如果没有战争,他们可能曾经也有过无数种可能。
战争扼杀生命,和平泯灭精神。——全是骗子。
原本格奥尔格之死在后、恩斯特在一段梦呓般的春天景象描写中重拾希望在前,而后来两者顺序发生了调换。这样一来,全书阴沉、悲观、残忍的格调最终在一点希望中得以调和,读者的心也得到了抚慰。由此反观全书,其实作者依然赞扬或者说至少正面描写了一些战友情谊——比如小狼——一些美好迹象,甚至通过一个善于思考因的角色路德维希之嘴,辩证地讲述了青年革命的意义。然而,路德维希的辩证思考是悲剧的,所以他也更加痛苦,他发现青年的热忱与奋斗、理想与青春,都沦为了专权者之争的工具,战争没有带来革命和荣光,只诞生了无数死者和一群“活在废墟里的可悲的幸存者”。所以,希望是有的,但也是微茫的,是朦胧的,是梦呓的。二战后的作者调整了行文,留存了希望,更像是留存了一份希冀。而时至今日,人类从未自战场归来。
写下《西线无战事》的雷马克把目光聚焦到战场上幸免于难的士兵们,记录下他们脱下军装的光环、不再成为媒体焦点后如何拖着一身伤残回归家庭、融入社会的故事。 PS∶10/8巴以双方又拉开了战火,一场位于中东的“战事”和“归来”即将重复上演。
被战争毁掉的青年一代,在经历了身体和生理的双重创伤后,回归和平的日子对于他们来说更像一种失序的生活,找不到原来的社会位置,他们变得手足无措,不知何去何从,在战场上只担心死亡的日子甚至变得更简单。高高在上的权利者继续宣扬鼓吹战争神话,强化集体荣誉记忆,忽略个人切身痛苦,仿佛这一切从未存在,然而,时代会帮每一个经受战争之苦的个体记住这历史的伤痛,告诫后人死者的遗言不是为了复仇,而是永远不再有战争。
我会一往无前,而不是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