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中国鸟类观察手册的封面

中国鸟类观察手册

刘阳

出版时间

2021-01-01

ISBN

9787571008741

评分

★★★★★
书籍介绍

为了更全面地展示中国鸟类多样性,《中国鸟类观察手册》收录了2020年10月以前在中国境内的鸟类物种,共1489种鸟类。还收录了有可能在中国出现但尚未有确切记录的鸟类,比如书中将有可能出现于南海的鸟类纳入进来。此外,没有被记录到但未来可能出现邻国的鸟类也都囊括在书中,以及被引入国内作为笼养鸟,后来逃逸在野外建立种群的鸟类,例如一些鹦鹉等,因此实际收录鸟种的数量要超过1500种。之所以不断更新鸟类种类,是因为鸟类分布状况呈动态变化,随着气候和生态环境的改变而变化。此外,一些鸟类的分类地位也会随着人类对其认知的改变而产生改变,例如很多雀形目的鸟类一开始被认为是近似种的亚种,但通过后来形态、行为和DNA的研究发现,这种鸟类是单独的物种而非亚种。

手册邀请画师手绘鸟类图案。选择手绘是因为摄影图片会受到角度和光线的影响,无法展示鸟类标准的形态和羽毛颜色等,还有些鸟类因为出现次数过少,相应摄影图片也缺乏。但是绘画不会因此受到局限,绘画者可以选择能够展示鸟类细节的角度。同时,与摄影比较而言,手绘考验的不是对精彩瞬间的捕捉能力,而是绘画者的观察能力和对鸟类形态细节的把控能力。受邀为《中国鸟类观察手册》进行手绘的十几位画师,大多数具有观鸟的经验。手绘鸟类还可以将一种鸟类的不同亚种、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的个体全部表现出来。

本书使用场景包括:观鸟前的准备,观鸟时的确认,观鸟后的核对和记录,闲暇时的欣赏。为了平衡信息量与书籍体积的关系,编辑团队决定,首先用一张地图去描绘鸟类的分布情况,用地图的方式标明鸟类分布状况,简单明了,更方面观鸟者查找。其次,抛弃传统的形态文字描述,使用在鸟种绘图上拉线的方法,在线上引出鸟种识别的关键信息文字。如此一来,即体现了鸟种识别信息,又最大限度的利用空间,最终成书仅用了600多页,就将1500余种鸟类囊括其中。除了栩栩如生的图画和尽量压缩的体量,读者还可以从这本书中“听”到鸟叫,只需要用手机扫描不同鸟类旁边的二维码就能实现。

封面为震旦鸦雀,是中国的珍稀鸟种,被誉为“鸟中大熊猫”。而且,古印度就称华夏大地为“震旦”,所以它的名字可谓中国的代表。

作者刘阳希望,“不仅是观鸟和爱鸟人士购买这本书,更希望热爱旅行或自然爱好者们都可以关注这本书,还有自然保护区的相关人员把它作为工具书,希望这本书能够促进中国鸟类多样性的保护和公民科学的活动”。

目录
导言
-中国自然地理概览与鸟类生境
-中国鸟类名录的更新与分类体系
-鸟类观察指南
-鸟类的鸣声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1,信息量很大的一本图鉴,鸭鸭,鸻鹬,猛,都有飞版图,亚种也有图。还可以扫码听叫声太方便了。填补好多年没有新版中国鸟类图鉴的空白。重量还是蛮重的,比42口径望远镜重不少哈哈,外出带有点困难。2,看评论觉得很多朋友对鸟类图鉴有所误解,这不是欣赏类的图鉴,主要用来区分与辨识。3,送的海报很好,贴上了,可以用来给亲朋好友科普。4,草草翻完,等细看的之后继续追评。
没有一本国家鸟类图鉴的厚重感,装帧排版也缺少美感。一半的插画都很不协调,甚至错误,失望。可能是我极高水准的野生动物图鉴看多了吧,口味变得刁钻挑剔了。这本书中除了科学绘图的问题,文字描述的错误也太过密集。不过终归算是对于中国观鸟活动的成功推广吧。
很大一本,肯定只能放家里看了,出门时还是要依赖那本香港及华南的手册,但是这个新版本的好处在于更全,而且最重要的是一些鸟类还给配了叫声,有助于在只闻其声的情况下确认是什么鸟。只不过试下来发现有些鸟还是有点儿难辨识,因为或许还要加上口音的差别,比如泉州西湖的白胸苦恶鸟(白腹秧鸡)就和扫出来的两端叫声重音位置都不同😆 这种情况下可以结合BirdNET的音频识别,就比较好明确了。
排版看得好难受…有些图压小小然后大片莫名留白。 以及画风变化好大…有的图绝美有的图稀烂,涂抹的田鸡还放超大我眼瞎了。 希望下一版改好一点,最好把美编换了x
目前最强观鸟手册!
非常好书
对于我这个新手来说,查找看见过的鸟类时根本无从下手,但是种类挺全的
内容体系全面,像个字典
第一次知道鸟也是有“腰”的!还能扫码听鸟类的叫声!插图是全彩色的,很细致,很喜欢!
此生有涯而birding无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