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总有一天会养猫的封面

总有一天会养猫

斑斑

出版时间

2023-04-30

ISBN

9787571021054

评分

★★★★★
书籍介绍

“好奇害死养猫人”,一位拥有十多年铲屎官经验的化学博士,运用搞科研的劲头研究爱猫——从演化到基因、从遗传学到光谱学、从撸猫小史到科学养猫,别出心裁讲述你不知道的关于猫咪的一切,有趣而温情,理性且丰富。读完本书,有猫的你会知道如何更好地和自己的爱猫相处,没有猫的你也会向往有猫陪伴的日子。

作者简介

斑斑,任教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发表各类学术论文百余篇。已出版《维特根斯坦传》《菌物志》《纸还有未来吗?》《寻径林间》等多部著作及译作。与六只猫一只狗朝夕相处。

绘者简介

阿科,独 立设计师、插画师、作家,品牌“凡物制” 创始人,曾从事动画制作、广告策划等工作。擅长以超现实主义画风诠释作品。著有原创图文小说集《野猫调查报告》,插画代表作有《小王子》《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孙中山》等。

目录
引子 遇见一只猫 001
第一章 透视一只猫 013
五千代的变形记 014
毛色的光谱学 024
秃顶困扰 044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这是一本关于猫的百科,这本书给人的第一感觉和实际内容有很大的反差:看起来这只是一本关于猫的闲话趣谈,实际上非常认真地介绍了猫的品种、颜色、毛发、眼睛、耳朵、舌头、胡须等所有部分,甚至还包括猫适合做什么工作?猫会如何吃掉“铲屎官”的尸体?趣味性和知识性俱佳。这本书的许多分析都深入了基因层面,以猫的毛色为例,猫有12种基本色,但这些颜色只由2这种色素(真黑素和褐黑素)决定;这些色素的基因都在X染色体上,所以猫的颜色是伴性遗传,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以仅凭毛色颜色判断公母。我是一个喜欢猫的人,但从来没有自己养过猫;这本书让我知道,我对猫的了解其实很浅,猫很脆弱、猫有情感,本书介绍的一些内容也是我一直以来不敢真正养猫的原因。
看这本书是希望更多地了解猫,以及理解猫的行为。作者学化学,第一章是从非常学术的角度出发,可以草草看过。后面的就简单多了。看完之后你会明白为什么橘猫多是公猫,而三花多是母猫;暹罗猫为什么能冬天变黑,夏天又变白;折耳有基因病,而卷耳没有;猫咪在你身上踩,不止是踩奶,还在标记领地…… 除了以上的常识性科普,作者也有价值输出。“猫咖可能满足了人们对亲密关系的渴望,不是那种家庭生活式的亲密关系,而是一种更为灵活,人可以自由进入和建立连接,也随时可以断开和离开的关系。”选择喂养流浪猫,而非自己养猫也有同样的心理。“学会做对人类有益的事情的动物也被认为比不太合作的动物更聪明。然而,这是人类世界观的不足,而不是动物智力的不足。”人类终究还是没把动物放在和自己一个层面上去看待。
没想到啊没想到,居然是一本很正经很正经的科普!
《总有一天会养猫》有着可爱的绘图,卡通版的猫猫好可爱让你看见就想rua。本书四大章节带你了解猫猫的历史、猫猫的肢体语言、窥见小秘密教你学会喂养猫猫,爱上猫猫,一本撸猫指南让你和猫猫友好相处。
插画是豆瓣阿科老师,深度趣识科普各种,成为猫学十级学者的必读🐾。 书外,期盼着《动物保护法》《反虐待动物法》早日通过立法,这是反映人类社会文明的一个起码线。
学到很多。已养。
一本比较全面的猫猫科普,也涉及了一些古代养猫文化和现代养猫冲突。不过整体结构还是比较散,还是希望能有更聚焦的主线把这些零散的知识点都串联起来。毕竟这种知识点大合集类的科普书真的很多,插图倒是有风格哈~
我的猫两岁半了,我都没有看过什么养猫的书。这本书乍一看挺轻松的,里面知识点还不少,很多内容都写得很专业,比那些软文好多了。既然养了猫,还是要学一点相关的东西,毕竟要一起生活十几年啊。
书店里随便翻了翻,基础养猫知识,图很少
有点失望🤦,是很枯燥的一本科普,前半部分遗传学基因学的内容讲的太多太深,对没有相关知识储备的读者而言不太友好,而且过于学术性的遗传知识其实对了解一只猫和提升养猫幸福感几乎不相关。很典型的一本外行人看不太懂,内行人不用看的科普。而且很多内容很像学术论文,而且甚至有很重的翻译腔,像是国外论文或者科研报告直接翻译过来的。书名、各个章节的标题设计、全书整体架构、版式都还不错,看得出编辑侧有很用心在包装了,硬伤在于内容实在是过于枯燥乏味,读起来像是研究结果和数据的罗列。插画很好看,但是几乎聊胜于无,数量少,而且和文字内容的匹配度也低。后半部分涉及到一些猫猫相关的奇闻逸事,但就连这一块仍然写得非常枯燥,把特定年代出现的某一件事生硬地列出来,实在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