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科学何去何从的封面

科学何去何从

[德]马克斯·普朗克

出版时间

2021-05-01

ISBN

9787571316440

评分

★★★★★
书籍介绍

本书一方面通俗地介绍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科学革命和半个世纪的科学发展;另一方面讨论了与科学相关的哲学问题,包括外部世界的实在性、物理宇宙的科学图景、因果性、自由意志、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本书是二十世纪物理学大师普朗克一生研究的心得所在,从科学走向哲学,追寻人类命运和最终的绝对真理。

即使我们的感知能力迅速发展,我们也无法最终揭示自然的奥秘。或许,我们将能够再更加精细的原子活动中,看到因果关系的运作方式,就像在经典力学中旧的因果表达方式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将一切观察内容当作是自然之中真正发生的东西,进行感知并生成实际的图像。

马克斯·卡尔·恩斯特·路德维希·普朗克(德语:Max Karl Ernst Ludwig Planck,1858年4月23日—1947年10月4日,享年89岁),出生于德国荷尔施泰因,德国著名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重要创始人之一。普朗克和爱因斯坦并称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两大物理学家。他因发现能量量子化而对物理学的又一次飞跃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在1918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

用户评论
应该是第一次打五星。普朗克优美的文笔和缜密的逻辑令人感动,即使透过中译本都能感觉到。相比英译者译得也很棒。
俯拾皆是,学生时代也有过好几年以科学为信仰。
与数学、物理、哲学等务于建立统一法则的学科目的相比,文史实证研究的确类似于工科,论证方式流于因地制宜的经验论,论证逻辑精度远弗如也。至于对定义与边界、证据与逻辑、方法与结论等一般概念的辨析,警惕性不高。
在这本书中,普朗克并没有在书中为我们普及量子力学的知识与理论,而是总结了他一生的研究心得。在书中,普朗克除了将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科学革命和半个世纪的科学发展简单介绍了一下之外,重点讨论了与科学相关的哲学问题。说穿了,就是应该以何种态度对待科学研究的问题。对于科学研究,则需要有一种探寻世界真理的雄心壮志,而且还要在这条路上,以科学的态度严谨对待;以科学远景作为人生蓝图,其追寻的是人类的命运和最终的绝对真理;纠结的也不再是个人的荣辱得失;敬畏科学,热爱真理,以矢志寻求科学的最终走向作为自己的人生信仰。
等我读第二遍的时候在写评
说的是破除实证主义,最后不还是回到实证主义啦
从书中可以读出普朗克是一位非常真诚的科学家。唉,如果高中的时候能读到这些科学元典,或许当时的许多问题就有了解答,比如次书对于赫兹的电子理论的概述。普朗克的身上还保有哲学与自然科学相贯通的联系,从中能够看出康德的框架的巨大威力,并且普朗克对于实证主义的批判和胡塞尔对于在《欧洲科学危机》中的批判是一致的,但是胡塞尔超越了康德的框架,不是像普朗克一样承认一个类似物自体的外部世界的独立存在。此外,普朗克的康德框架使其必然承认科学认识的永无止境,认识的圆环永不会闭合,因此必须承受“探索的意义”的拷问,也就是反思真理究竟有什么价值,然而普朗克并未在此问题上深思下去,他给出的回答只能是“过程比结果有意义”之类的老生常谈,对真理价值问题的最深刻反思,仍然在哲学家这里,在尼采那里。
功能性 令我可从高屋建瓴的心情完成另一件事
确切说高中我读过英文版,但我在豆瓣上没找到那本书,现在我也无法建立那本书的准确条目,既然引进了就在这里标了。虽然普朗克没有直说,但通篇能看出他对于世界和认知边界的困惑。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家理所应当认为科学是绝对的,即所谓理性和客观的美,应当有一个明确的解,普朗克也认为“感官世界之外存在一个客观世界”,但字里行间中普朗克显然逐渐朝向所谓的相对性,并且在“科学是否终会从绝对走向相对”这一探讨中,普朗克并未给出他的答案,就像上文中他对于自身认知边界的困惑,最终模糊化处理这一问题。读到后段给我冲击最大的是他一系列哲学笔记中直指“信仰”这个词,不论天赋差距如何,人性总是相通的,宗教也好、科学也罢,总要有个寄托,不信神也得信个别的来填补这一空白,既无法解答索性“拜科学”,总要想法图个心安了却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