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形影不离的封面

形影不离

[法]西蒙娜·德·波伏瓦

出版时间

2022-02-09

ISBN

9787572225420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在19世纪末的法国,女性的生活被严格的社会规范所束缚。《形影不离》带领我们走进那个时代,通过希尔维和安德烈的视角,感受她们在战争、宗教信仰以及个人情感中的挣扎与成长。这部小说不仅揭示了历史背景下女性的命运,也传递出对自由、爱情和友谊的渴望,展现了个体对抗传统的力量。
作者简介
西蒙娜·德·波伏瓦是来自法国的知名哲学家、作家及女性主义者,在1945年与让-保罗·萨特等人联合创办了提倡存在主义观点的《现代》杂志。她的代表作《第二性》于1949年发布,对女性主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了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此外,她的小说《名士风流》在1954年荣获了龚古尔文学奖。波伏瓦与汉娜·阿伦特、苏珊·桑塔格并列为西方学术女性的三大核心人物,其思想和创作对后世有着不可忽视的贡献。
推荐理由
《形影不离》是波伏瓦以自身经历为灵感创作的小说,它深入探讨了女性在社会束缚下的悲剧以及友谊的力量。这本书通过希尔维和安德烈的故事,展现了青春的复杂性和个体对抗传统秩序的可能性,对于那些关注性别议题、友情价值以及对19世纪末法国社会文化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是一部引人深思的作品。
适合哪些人读
对19世纪末法国社会文化感兴趣的读者
关注性别平等议题的研究者或爱好者
喜欢深度剖析人物内心世界的小说阅读者
寻求理解友情与个人成长关系的读者。
书籍脑图
用户评论
“我们对美貌和聪明这两种特质的评价并不高,爱和反抗才是我们在乎的东西。”
《形影不离》是波伏瓦和扎扎故事事实的梳理印证之外所缺失了的当事人的心声。在这本小说里,波伏瓦以虚构的方式,将自己和扎扎分别化名为希尔维和安德蕾,从头至尾重现了她眼中的扎扎的故事,她的存在、挣扎、爱情和死亡。波伏瓦给这个剧情过于戏剧化以至于不真实的真实故事提供了背景、脚注、细节和血肉,让突兀显得自然,让戏剧性变得合理,让扎扎落地生根、不再是故事里飘在天上的一朵雨做的云、而成为一个有血有肉、陷于困境中的女人。同时,作为故事叙事者和旁观者的波伏瓦也像镜子一样折射出了扎扎、并在扎扎身上看到了自己的一部分,她俩看似疏离、实则紧密联系在一起,看似迥异、实则一脉同根,正如林黛玉之于贾宝玉。
波伏瓦竟还写过这样一部缅怀炽热友谊的小说,格外“天才女友”,但到挚友猝然离世戛然而止,不然她们绵延一生的友谊会更具影响和解读的价值。在这个纯粹简单的小说里,波伏瓦也零散写了市笔女性主义的声音,儿时把友谊当做一切,但长大后发生了这样的转变——“虽然她对我而言依然重要,但现在我的世界有了其他人,也有了我自己”。
早在费兰特之前,波伏瓦就写过“我的天才女友”了,连两个女孩的生命轨迹都几乎一样:一个早早地就显现出惊艳卓绝的才华,但被家庭环境所限无处施展;一个看似本分乖顺,却在天才女友的激励下力争上游,闯出了一片天地。20世纪初的法国女性所面临的礼教束缚之严苛,不输同时代的中国。这是否是一个女性生命经验中永恒命题——因榜样缺失,女孩们只有从身边的“叛逆者”身上汲取精神力量?愿天才女友的故事代代流传,成为过去、现在和未来女性的警示与榜样。
安德蕾和希尔维是会让人想到“我的天才女友”,只是她们的性格并不像莉拉和莱农那样具有戏剧性的反差,而显得更真实。译后记里说到她们:“没有谁真正乖顺,也没有谁彻底叛逆。”人生总是充满各种矛盾啊。世界杀害我们,一视同仁,哪怕是对安德蕾这样聪慧美丽的女孩。
我始终觉得,女性之间的友谊是非常非常美好的。里面有我和我爱的朋友的影子。没有谁完全顺从,也没有谁完全叛逆,我们不过都是在寻找立足于世,合适的姿态,有不同的坚持,做不同的妥协。
夏季成熟晶莹的葡萄在四点半掉了。
有些人面对压力,压着压着就“突围”了;有些人,压着压着人就没了。 尽管如此,还是不免唏嘘… 对于波伏娃,从启示到觉醒,再到之后的巨大成就和影响力,扎扎功不可没。 扎扎也是爱她的。
“但我最起码拥有了一点独处的时光和不说话、不玩乐的权利。”
这不就是Lila和Lenu吗 又是原生家庭案例一则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