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马丁·盖尔归来的封面

马丁·盖尔归来

[美] 娜塔莉·泽蒙·戴维斯(Natalie Zemon Davis)

出版时间

2023-02-01

ISBN

9787573008701

评分

★★★★★
书籍介绍
1548年,在法国比利牛斯山区的一个小村庄,一个富裕的农民马丁·盖尔抛妻别子,舍下家业,一去多年,杳无音信。八年后,他却突然出现在村子里,令家人、邻里既惊讶又欣喜。尽管样貌有不少变化,他还是受到了众人的欢迎,与妻子重新过上了幸福生活,并生下一个女儿。可是,他却与亲叔叔爆发财产纠纷,引起家人不满。与他相亲相爱的妻子迫于压力,声称她被一个冒名顶替的骗子蒙蔽了,将他送上了审判席。这个案件从地方法院一直闹到最高法院,双方各执一词,乡邻们也莫衷一是。就在这个马丁·盖尔几乎让法庭相信他不是骗子,即将做出有利于他的判决时,真正的马丁·盖尔出现了。 娜塔莉·泽蒙·戴维斯埋首档案,利用婚书、遗嘱、交易文书、纠纷与仲裁书等多种材料,试图通过讲述这一离奇的冒名顶替故事,再现16世纪法国农民的经济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以及近代早期法国的国家司法体系。她带领我们一起去追寻真假马丁·盖尔和他们的妻子贝特朗·德罗尔斯的世界,从各方面刻画他们丰富的生活细节,揭示了当时的婚姻关系、亲属关系、继承法、社会流动、兵役、乡村习俗和司法程序。 在本书中,戴维斯还引导我们思考:16世纪法国农民实现社会流动和阶层跃升的渴望为何如此强烈?在没有指纹和照片的时代,一个人的身份是如何界定的,人际网络起着怎样的作用?新旧势力的对抗、不同文化习俗的冲突、风云变换的国际局势如何搅动地方社会? 娜塔莉·泽蒙·戴维斯(Natalie Zemon Davis),1928年生,著名历史学家,美国新文化史的代表人物,专长为欧洲近代早期历史研究,先后在布朗大学、多伦多大学、伯克利加州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高校任教,曾任美国历史学会主席,现为普林斯顿大学荣休Henry Charles Lea历史学教授,同时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兼任历史学与中世纪研究教授、比较文学中心高级研究员。著有《马丁·盖尔归来》《档案中的虚构》《行者诡道》等多部著作。 译者:刘永华,麦吉尔大学博士,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主要从事明清社会文化史、明清社会经济史、民间历史文献研究。出版专著《礼仪下乡》(英文版,2013年;中文版,2019年)、《帝国缩影》(2020年)、《程允亨的十九世纪》(即出),评论集《时间与主义》(2018年),并主编、翻译论著数种。
目录
戴维斯及其《马丁·盖尔归来》(代译序)
前言
缩写说明
导论
第一章 从亨戴到阿尔蒂加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10年前读的北大博雅的老版,微观史学经典。ps:理想国的新版封面真漂亮。
故事能流传下来当然是因为足够八卦。但本书做到了放下八卦的心更进一步,也因此为读者揭示出:相比骗子高超的口才、演技和记忆力,农夫妻子心甘情愿的共谋,才是骗局成立的关键。这背后的原因如此充分,也难怪法官丝毫不曾追究妻子的责任。
好看,很有传奇性的小人物历史,背后是人类永远的困境和渴望,真实发生过的一切成为虚构的基础、创作的母题,然后再通过艺术作品成为现实的隐喻。
我感兴趣的是史学家在埋首档案“发现真相”的过程中呈现给我们的“奇闻异事”。
史学和文学佳作。就像迪蒂尔为了假冒而作了大量准备、调查、询问、记忆、排练,来想象、再造、复原马丁·盖尔的身份和生活,作者戴维斯同样以极大的热情——先是参与制作一部电影,后来是写一本书——通过令状、司法档案、诉讼材料、教堂纪事、公证文书,来想象、再造和复原了一个冒名顶替者的人生。而作者分析各种材料对盖尔故事的解读,则呈现出“罗生门”般的精彩面貌:有新闻纪实、猎奇传说、道德说教,有哲学家莱布尼茨关于“获取个体性理念之困难”的思考,有“加约-里歇尔”版本传播政治观念的用心,有主审法官将心比心对才华横溢的迪蒂尔隐秘的钦佩,更有作者作为女性对身为同谋的女性能动地创造自己命运的肯定。微观史学并非与宏大历史割席,而是通过呈现人物、思想与事件的网络来照亮历史那一块局部的阴影。这本书堪称此类写作的典范。
女性的历史写作在微观史领域展现了无与伦比的魅力,干燥史料背后的人物内心情感被作者复活,而由情感维系的社会图景也得到显形
马丁·盖尔案有许多离奇之处,一、村镇间的信息流动是事无巨细的,又有着不可辨别信息真伪的一面。假马丁·盖尔是个信息分拣天才,可以从庞大的信息流里精准找到关键信息,完美的冒充一个人。比真马丁更了解马丁与家人、众村民的关系以及私密往事,细节到马丁离开前放在某皮箱的白色紧身裤的位置,如何在夜晚摸上贝特朗和她堂姐妹们的床无一不知。村民的嘴能有多碎从中可窥一二;二、马丁的妻子贝特朗真的认不出自己丈夫是真是假吗?真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怎样更有利于夫妻生活、家庭利益、女性名声;三、家庭矛盾有时都因亲戚挑唆;四、16世纪法律有几点还挺文明的,比如:罗马法原则:宁可放过有罪者,不可误罚无辜人;重视婚姻和由此生下的孩子;对身份提供证词时,重要的不是证人的数量,而是证人的质量——是否正直诚实,以及证词的相似性。
非常好作品,从中受益甚多,在工作,观点,以及读者观感上均有可取之处,不得不尝。
法国南部村庄间的语言文化习俗差异、女性的婚内弱势地位及“弱者的反抗武器”、彼时司法制度、乡村商业发展及村民政治自治、村民的“大声喧哗”、故事的流转与演变……围绕这件“异事”各个方面都讲了一些,也仅仅是讲了一些
很简单的故事,但是作者讲得很啰嗦,本意想从各个角度来探索可能的事实,但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说清楚啊。 可能是学者的不自觉吧,虽然说立场偏左,但真实的思想却不会是站在让人更容易读下去的立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