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祛魅的封面

祛魅

张洪彬

出版时间

2023-08-31

ISBN

9787573207746

评分

★★★★★
书籍介绍

在漫长的传统中国,国家礼制和日常生活中都不乏对天、天道以及无数人格神、鬼魂等神圣存在的信仰和敬畏。但从民国初年起,这些神圣存在基本上从中上层社会的公共生活中销声匿迹了,政治权力的最高代表不再自称受命于天,知识分子的公开言论多半也不再竭力证明天是值得敬畏和信仰的神圣存在,对人格神的信仰、对建基于阴阳五行法则之上的各种信仰形式,在公共言说中变得面目可疑。这一根本性的变化是怎样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本书从思想史层面入手,考察晚清基督教自然神学及其中包含的近代科学知识对传统宇宙观的挑战,并考察本土知识分子如何利用以生物进化论为基础的天演论来回应挑战,进而解释传统宇宙观的祛魅和信仰传统的正当性衰弱。

张洪彬,1980年生,汉族,重庆人。2014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曾任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学术月刊》编辑、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博士后,现任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中国近现代宗教史、科学与宗教的关系,近年主要用力于近代思想史上的世界观祛魅与复魅。在《学术月刊》《复旦学报》《天津社会科学》《学海》《探索与争鸣》《世界宗教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周易研究》《史林》《民俗研究》《政治思想史》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多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新华文摘》等转摘。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思想背景:中国宗教与有机宇宙观
第一节 中国有无宗教?
第二节 中国宗教
第三节 中国宗教的两个子系统:多神论和泛神论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自晚清以来,近代科学知识的传入对中国传统的世界观产生了巨震。作者指出,传统中国文化中的宇宙观是整合了多神论与泛神论的一套体系:“天”化而为万物,而神灵内在于“天”,天人交感。但是随着清末基督教义与科学理论的传播,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发生了碰撞。科学的力量首先夺走了多神论解释万事万物的能力,又将伦理道德从泛神论的世界观中剥离,随之动摇了宗教在社会生活中的正当性基础。这正是一种“世界的祛魅”。祛魅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置于近代中国的情形下显出了迅猛的冲击力,其影响不仅存在于文化思想领域,也进一步映射到了世俗政治之中。作者对于自然神学、天演论和中国传统宗教的比较研究,揭示了文化冲击之下近代知识阶层的路径选择。文中所论及的不同信仰间的冲突,以及科学与宗教的互斥与相融等话题,也值得做更深层次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