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古道的封面

古道

[英] 罗伯特·麦克法伦

出版时间

2024-05-01

ISBN

9787573508782

评分

★★★★★
书籍介绍

“量一量我的脚,从脚后跟到脚趾的距离是二十九点七厘米。这是行进的单位,也是思想的单位。”

·

罗新、杨照、刘子超 联合推荐

知名译者陈以侃:像登山者要保命一样,在行文中贯彻着一种优雅和警觉

·

◷ 罗伯特·麦克法伦的徒步哲学导览,踏上古道,让我们重新学会走路的艺术

◴ 当代最好的行走文学作家×剑桥大学教授×最年轻的布克奖评委会主席,行走文学三部曲收官之作,科学与诗意交汇,心智和体验穿透风景

◵ 朝圣路,海之路,末日之路......12条通往未知和奇遇的路,解读隐匿于大地的歌谣、符号和秘密

◶ 以双脚召魂的生命地理学:外祖父的葬礼之路,天才诗人的死亡之路,用行走重写逝者的人生

◷ 剑桥学者、英国皇家文学学会会员,一次百科全书式的大地漫游,在森林与图书馆间自由穿梭

◴《深时之旅》作者代表作,获爱德华·斯坦福旅行文学奖,入选Slate“过去25年最好的50部非虚构作品”,罗新、杨照、刘子超、陈以侃推荐

◵ 新锐设计师汐和操刀设计,俯瞰古道的幽远绵长;采用新译本,专业审校,精准传递麦氏写作的硬核与诗意

·

《古道》是剑桥学者罗伯特·麦克法伦“行走文学三部曲”的最后一部。

古道由众人日复一日踩踏出来,是人们在大地上留下印记的方式,建构着人类与大地间最亲密、最具诗意的关系。

年轻时一心渴望登顶、踏上未知之境的罗伯特·麦克法伦,此时却更满足于常走的老路——他追随前人足迹,漫步于英格兰白垩丘顶的万年古道,穿越人称“末日之路”的海滨潮道,驾船驶向苏格兰西北部的鸟岛,重走巴勒斯坦、西班牙与喜马拉雅山脉的朝圣路……一路探访古道上游荡的灵魂、回响的声音、流传的故事与歌谣,试图寻找通往往昔的路径,却发现自己一次又一次被送回当下。

在一步接一步的耐心中,在双脚触到大地“绒毛”的强烈感受下,新的认知油然而生:行走是向内的勘察,而我们穿行其间的道路,又微妙地塑造着我们。

·

罗伯特·麦克法伦是当今最著名的旅行写作、自然写作作家之一,考虑到他的学院派背景,他对野外的痴迷似乎与他在图书馆的探险出人意料地无缝对接。——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罗新

麦克法伦被视为新一代自然写作与旅行文学的旗手,以大量出色的文学修辞(尤其是隐喻)极度延展风景意象及深度,以层出不穷的感官描述创造出人的内在风景和外在风景不停亲密交流的感受。他创新的写作语言带动大量评论,并启发了新一波的地方写作。——作家 杨照

麦克法伦具有参透风景本质的魔力,在他的笔下,万物皆有生命,风雨如同启示,常识会被颠覆。他将艰深的跨学科知识融入最平常的事物,手握一块普通的石头,就能写出一段亿万年前的地球往事,为我们提供一个观察世界的崭新坐标系。——作家 刘子超

科学与诗意交汇,心智和体验穿透风景,麦克法伦像登山者要保命一样,绝不留下任何潦草的动作,用难以想象的精力在行文中贯彻着一种优雅和警觉。——作家、译者 陈以侃

借助麦克法伦的脚步,我们仿佛第一次睁开眼睛,看到了新鲜的、以往不曾见过的自然景物,恢复了因熟知而忽视、因忽视而麻木的听觉、嗅觉、触觉、味觉、动觉。——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张德明

麦克法伦展现了前辈作家难以企及——文献纵深如此悠远、地理规模这般宏大;人物行径百般殊异,但心意却又极其深邃——的人类心灵活动图谱。——作家 詹伟雄

如同J.A.贝克笔下的游隼,麦克法伦准确无误地俯视着他的猎物——完美的意象、最精准的引语、细腻描写任何地方的能力。有了麦克法伦,就有了一个难以超越的旅行写作者。——英国历史作家 威廉·达尔林普尔

《古道》讲述的是作为一种使用习惯、由沿路而行的人共同创造的道路。麦克法伦通过深入他走过的地方,消解了自身与周身世界的差异。在一个身份变动不居的世界里,我们只能在行走中认识自己。——《海鸟的哭泣》作者 亚当·尼科尔森

《古道》是一场地理传记实验。一本辽阔而包容的书,和最好的道路一样,每每回过头去,总会有不同的发现。——《卫报》

麦克法伦的思维在地质学、考古学、动物学、植物学、建筑学、艺术、文学中漫游,每到一处都能发现微小的惊喜。《古道》让人想起W. G. 塞巴尔德的《土星之环》,又具备一份独有的身体意识。——《纽约时报》

目录
作者手记
第一部分 寻踪(英格兰)
踪迹
小路
白垩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写得好,译得好。运用多重视角和几次解构,笔调却保持着轻松、审慎和开放。麦克法伦以他亲身踏入古道的步履,信手拈来的智学和传说,和斑斓的景致与古旧的幽魂交缠,创造出悠远畅意的行走诗学。然而其立场也实在让人犹疑,不免感到他对探索古道的痴迷何尝不是人类中心视角下的奇情和造作,始终维持着某种自视甚高的残酷。《片麻岩》一章尤其令人不适。 所幸在玛尔伦和李娟的作品中为这不适找到了更确切的依据:唯有紧紧依靠土地生灵的劳动与生活,以及予其休息和康复的迁徙和关照,才能与自然建立恒久舒适的关联,免于书中悼念的亡灵那般无端的虚弱和空无。
对于一个生活在群山包围的省份,从小就满山遍野跑的我来说,大部分的内容描述得很细致但是没法共鸣触动到我,反而是在海边和冈仁波齐转山的部分读着更让我觉得津津有味。有一段对于跨越千年的印记的描述真的十分贴切:“是谁留下了这些如此特殊又如此普遍的印迹?那个年代,芦苇笔在美索不达米亚的泥板上刻下了最早的象形文字,而此间人们在留下自己的印迹时,又作何感受? 追踪这些足迹,在边上留下自己的脚印,绝不像时光旅行,即飞速回到中石器时代那么简单。不,这种感受的奇诡之处,在于一种共存:史前和当下如此相契,已分不清是谁在追随谁。正是这种亲疏一体,让这些足迹具备了令人不安的力量。它们属于最早的文本,来自毫无文字记述的历史时期。循着这些足迹,我们正在读一个最早的故事,不是墨印的,而是脚印的。”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文化背景的差异,读来并没有想象中的引人入胜和畅快淋漓。反而是之前看的中文作者的类似书籍更得我心。但作者的笔力还是能够让人瞬间置身于他所描绘的情境之中,一切放佛就在眼前,就在脚下。作者在茫茫大海上枕着漫天繁星睡去还是很令人羡慕的,大约是有种“满船清梦压星河”的浪漫吧~最喜欢漫游和归来的章节,不管是巴勒斯坦还是贡嘎雪山的故事,亦或者是拉斐留斯以及爱德华·托马斯的人生经历。看到《It’s a long way to Tipperary》的时候一秒回纪录片里看到的西南联大师生一路往南的情景,是时候好好看完《重走》了啊~
看着看着就开始惊叹这群人的人生容错率怎么这么高,出了门就能暴走,好像有去无回都没所谓,职业千奇百怪,干一行不影响再干一行,诗人浓度超标。对作者就想到那句话,“一个人出门太危险了,带上这个(人)吧!”
根那一章特地多看了几遍 做一个“绿人” 枕着苔藓枕头 置身树木之间 聆听声景 接受周遭环境给感官的各种礼物 会有比这更好的事吗?
片麻岩那篇有种吃了毒蘑菇的诡异致幻感…
“风景”和雕饰带上的镶板或画框里的油画不同,不是供人远观品评的东西;它不是被动的凝视对象,而是变化无常的参与者—是对着我们弓背竖毛的同类,甚至会刺痛我们。 “风景”至今仍常被理解为一个名词,其隐含意义是固定、布菜、一种静止的绘画式的端庄。我却更喜欢把它当作一个隐含动间意义的名词;风景会散逸,它充满活力,会引发骚动。对人的塑造不仅贯穿一生,而且在每一刻、每一件事中都起着作用。我也更喜欢把“风景”理解为集合名词,囊括了空气的温度和压强,光的照射与反射,岩石、土壤、建筑物的质地和外观,各种声音(蟋蟀嘶鸣、乌儿啁啾、风穿过树林),各种味道(松脂、热石头、環碎的百里香),以及无数其他稍纵即逝的现象和氛围—一所有这些共同组成了某个特定地点在特定时间毛发耸起的存在。
一本可以让人爱上on foot的书,也许书里描绘的古道远不及作者的亲历,但足够美了。
一本讲关于道路和行走的书,一本有质感、气味和视野的书,尽管书中充斥着大量陌生的地点、动物、植物的名称,但其优雅的文笔却能弥补这些名称带来的生疏感,奇妙的比喻,对诗文的援引,以及传说和佚事的穿插,都使人能感到亲切和神秘。但这本书最好的并非仅仅是这些描写,而是作者一以贯之的对行走的热爱,这种热爱在文中并非直抒胸臆的宣扬,而是透过每一处细节体现出来。这种热爱使这本书充满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
三部曲读完了,自然的魅力,山峦古道就这么近近远远地朦胧着,你无法阻止一个人向外探索的心,因为这意味着自由,意味更更大的自己。这样的路途可以前瞻,也可以回溯。 所以,一批又一批的徒步者、流浪者、攀登者苦行僧一般去追求一个不确定的远方便丝毫不难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