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让科学的光芒照亮自己的封面

让科学的光芒照亮自己

刘青峰

出版时间

2006-10-01

ISBN

9787801489579

评分

★★★★★
书籍介绍

本书初版于1983年,是20世纪80年代轰动知识界的“走向未来丛书”之一种。作者采用中西对比的视角,探讨了近代科学技术结构发展的历程、机制和社会背景,进而剖析了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产生的技术和社会结构原因。站在今天来看,本书最大的特点仍然在于,它是一本极其讲求整体的研究方法、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结合的科学史论著作。相较当下学术研究趋于微观、趋于专深的学理特点,本书以纵横捭阖的宏观把握,仍不失当年的新鲜气息;而它关照社会热点和注重科学普及的人文关怀,比之某些故作高深的庙堂之论,今天读来更是让人倍感亲切。

再版序言

导言:科学往何处去?

第一章 对近代科学技术发展机制的探求:循环加速

1.1 两组曲线:对中西科学技术史的一种宏观描述

1.2 对加速发展现象的整体分析

1.3 从蛙腿到无线电

1.4 实验—理论—实验的循环

1.5 技术—科学—技术的循环

1.6 水排+风箱=蒸汽机吗?

1.7 条件组合的复杂性:对结构的需求

第二章 近代科学技术结构

2.1 也从“苹果为什么往下掉”谈起

2.2 构造性自然观

2.3 循环加速机制对科不实验结构的要求:受控实验系统

2.4 X射线和N射线的启示

2.5 古代技术:被束缚的普罗米修斯

2.6 打破古代技术封闭性的社会条件:开放性经济结构的确立

2.7 科学对技术的解放:开放性技术体系

2.8 近代科学技术的结构和求实的创造精神

第三章 科学结构的起源

3.1 一棵倒长的树

3.2 原始科学结构:从地球为什么是圆的谈起

3.3 欧几里得几何学的方法和体系

3.4 种子怎样成长:示范作用

3.5 两个同时在世的古代天文学家:张衡与托勒密

3.6 示范作用的极限:古希腊科学的衰落

3.7 示范作用在古代社会中所遇到的三大障碍

第四章 近代科学技术的成长

4.1 光明来自东方:科学属于全人类

4.2 宗教与科学厅特的关系

4.3 拉学革命 时期示范作用的扩张

……

刘青峰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香港《二十一世纪》主编。

用户评论
以前是固步自封,现在是急功近利,真看不到什么希望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文化热”所出版的反思性著作,置之于彼时彼地,曾经鼓舞了一大群为改革寻求力量的青年,今日再观,稍显疏阔,批判锋芒亦稍弱
实验—理论—实验,技术—科学—技术。赞这一句:科学精神的本质应该是批判性思维和发散性思考,理论与实证并重,并且永远保持开放的心灵。 看伽伐尼发现蛙跳反应到麦克斯韦论证、赫兹验证电磁场这一段,深深被科学家,科学的那种精神打动,开放无畏追求真理的思想和灵魂,一定要去周游欧美,去那个环境感受体验下不同。
读的估计是1983年的版本-。-~科普扫盲型,让人心中豁然开朗。
按需。
真的好看
偶然知道刘青峰在上世纪八十年底还写过这么一本书,买来一看确实值。虽然“李约瑟难题”是个伪问题,但刘运用系统论方法,对科学技术结构和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做了认真统计分析和思考。刘提出科学技术结构存在理论、实验和技术的三元互动,社会结构同样存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子系统。所谓中国四大发明都是“大一统”型技术,受制于“直观外推”方法论和“伦理中心主义”儒家哲学观,技术无法与理论和实验形成互动,而这又是中国僵化的社会结构所决定的。看完此书对这俩口子又多了几分欣赏。
已kindle
构造性自然观+受控实验系统+开放性技术体系,构成了近代科学技术结构。 一个新的社会结构(如封建制替代奴隶制),开始会促进科学发展,然后达到饱和,最后限制科学发展。
量化的研究方法,从宏观上把握中西方科技发展的差异。最后落脚还提到了儒家的“伦理道德”以及“入世思想”对形成科技发展促进体系的束缚,和他们夫妇俩后面研究的思想史是相贯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