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艰难的新闻自律的封面

艰难的新闻自律

陈力丹

出版时间

2010-02-01

ISBN

9787802089907

评分

★★★★★
书籍介绍

《艰难的新闻自律:我国新闻职业规范的田野观察、深度访谈、理论分析》内容简介:本课题主要研究“新闻职业规范”,作者动员了较多的专业人员做了三项调查工作:一项是新闻职业工作中的观察日记(田野观察);一项是与不同地区、不同传媒形态(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通讯社)、不同工作资历的新闻从业人员的深度访谈;一项是对某一地区的面上的新闻职业意识抽样调查。以质化研究为主,映证最近二十年来我国历次这方面调查的结果,发现可能的解决问题之路,《艰难的新闻自律:我国新闻职业规范的田野观察、深度访谈、理论分析》即是这一规模化研究的概述和论证。

目录
第一章 不容乐观的我国新闻职业伦理规范现状 第一节 本次新闻职业伦理规范研究的目的、意义与方法 第二节 问题与希望——转型期中国大陆新闻职业伦理规范状况 第三节 此前20多年来我国新闻职业伦理规范的若干调查第二章 新闻实践中的伦理误区——新闻生产过程的田野观察 第一节 灰色地带:新闻工作者对待职业角色的误区 冷漠的“新闻眼” 模糊的界限——媒体的新闻采编活动与经营活动 新闻工作者兼职问题 第二节 “权力”迷雾:新闻工作者处理利益冲突的误区 公开的“秘密”——记者接受采访对象馈赠的现象 利用记者身份谋取好处 “烫手的山芋”——如何处理揭露性新闻 失当的竞争——如何处理媒体间的关系 第三节 求真之失:新闻工作者在业务操作上的误区 真相的敌人:冒用匿名消息源 “说话”压倒“事实”:报道的主观性 被摆布的事实:媒介假事件第三章 新闻实践中的伦理困惑、争议与共识——新闻工作者深度访谈 第一节 关于记者社会角色与职业角色的讨论 第二节 关于利益诱惑与职业操守的讨论 第三节 关于揭露性新闻和报道压力的讨论 第四节 关于司法报道的讨论 第五节 关于悲剧性事实的报道及隐私问题讨论 第六节 关于隐性采访方式的讨论 第七节 关于记者处理与消息源关系的讨论 第八节 关于“传媒假事件”的讨论第四章 新闻从业者的自我评价、理想与展望 第一节 抽样:北京地区新闻工作者职业伦理状况及自我评价调查 第二节 观察:从业者对新闻品质和职业水平的态度 第三节 深访:从业者对新闻品质及新闻规范的评价和理想状态第五章 传媒伦理学:应对新闻道德悖论 第一节 传媒:传播真相 新闻能传播真相吗? 传媒的变迁与记者的困境 传媒业:职业与专业的竞逐 第二节 传媒伦理学:应对新闻道德悖论 传媒职业遭遇道德悖论 应用伦理学的悖论求解路径 传媒伦理学:规范传媒职业行为的民主抉择 第三节 传媒职业伦理规范:法律与应用伦理学的相互关照 传媒与社会:传媒的社会责任分析 法律和伦理:他律和自律 传媒的程序伦理:专业主义的伦理和道德抉择 传媒自律体系的建构:传媒伦理学的智慧选择附录 附录1:深度访谈部分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附录2:田野观察部分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用户评论
新闻界真让很忧郁
熙熙攘攘 皆为利也····欠管教的一群淫,也是不负管教的一群淫···
我知道这就是这一行已然存在的现状,可我不知道我会不会接受并变质。虽然访谈到后面有些拖沓,不过这些资料也很难得。“自律的媒体最自由”,其实做人也是。自律可以带来很多自主的空间 和权力。
对自律的质化研究题目很好但是没做好。就像一本客观性不足的观察报告集。
身怀理想和价值观生存的中国人,谁不在现实社会中焦虑和挣扎?
撕开新闻灰色地带的遮羞布
40位同学的实习报告和一份重大项目。
更希望出版的是调查日记当做材料,而不是这个按主题拼接的剪辑本。
调查部分问卷设计巧妙,调查来的资料不可谓不丰富,对于初学者或者非新闻专业的人士,即便是书下注解也有亮点可寻。令人费解的是,既然资料如此详细,为什么书末的理论分析却乏善可陈,使用理论本身也不免有些老套?读后甚至有种感觉,这本书没写完,或者说这本书只是项目报告的一部分。
2019#2粗略翻看一遍,内容让人绝望,新闻理想幻灭,不会细读了,希望现在的新闻界已有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