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青年”与中国的社会变迁的封面

“青年”与中国的社会变迁

陈映芳

出版时间

2007-01-01

ISBN

9787802308176

评分

★★★★★
书籍介绍

作者所着眼的角色概念是联结社会与个人、用来分析其相互关联结构的中心概念。而作者用角色概念将这一特质巧妙地引出,在作为角色担当者的“年轻人”与“社会”之间,设置了“青年”这一角色类别作为中间项.据此设定了由这三项组成相互关系的这样一种理论框架,并以此作为分析模型。根据这个分析模型,作者可以分析角色的结构化过程。……

对于作者的这样一些独创性的着眼点,应该给予高度的评价。

相信作者的这项研究成果将对中国的社会学研究以及历史学研究贡献良多,就像它给日本的青年社会学以及中国社会研究做出了令人注目的贡献那样。

陈映芳,日本文学博士(社会学专业),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系主任兼任华东师大城市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在国内外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了《在角色与非角色之间——中国的青年文化》(个人专著)、《图像中的孩子——社会学的分析》(个人专著)、《征地与郊区农村的城市化——上海市的调查》(主撰)、《移民上海——52人的口述实录》(编著)和《我是这样考上大学的——70位大学生的自述》(编著)。

目录
序章 清朝末期中国社会中年轻人的状况
. 一  引子
. 二  年轻人的状况
.  1. 没有青年阶层的社会中的年轻人
.  2. 年轻人对于双亲的依存性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原创性差点,另外编辑实在不认真
大的脉络写得气势磅礴。但是小的细节很多不是太经得起推敲,家庭主义何时为反抗国家主义作了嫁衣?家庭主义的两义性可以这样分吗?很多论断看似很正确,但是史料在哪?是你凭空想的还是抄二手材料的?看得我一头雾水。最后,“角色”理论放在这里的意义是不是有点牵强了?这样结构主义的理论可以解释得动风云涌动的百年激荡的青年史吗?老师,历史社会学,历史还是当头的。
心有余而力不足,题目太大需要很多史料积淀的。结构分析的优点在于能说出一二三,但似乎也只说出了一二三。
不好。
好像也没什么新点子。
用现代性的具体现象解释现代性,格局打开的社会学研究。对于20世纪,青年的三种类型还是挺有解释力,也难得没把青年精英化。新世纪后虽然青年这个概念显然被商品化改造了,但其文化内核还是可以追溯到书中的青年解体,我们每个人的青年角色都无法回避那个春夏之交。读完老觉得青年是个很悲哀的年龄阶段,老被当枪使,还老被上道德价值,还用后即弃
不同角色期待各时期青年的区别 很有帮助
谢谢这本书,很好抄。。。
很系统的梳理
长于结构和角度,把“青年”作为一种角色类型放在清末至改革开放的社会巨大变迁之中来探讨令我颇受启发。前面的梳理总体都很有条理,但比较意外的是结论一章竟然很含混,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赶deadline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