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蹉跎坡旧事的封面

蹉跎坡旧事

沈博爱

出版时间

2013-10-01

ISBN

9787802413535

评分

★★★★★
书籍介绍

钱理群 秦晖 推荐 林达统筹全稿并作序 十年砍柴担任责编

感谢作者记录了一方的民间历史,画下精美插图,记下家乡山水的变迁,记下了一个个活生生的乡人故事。让后人懂得和记得:

爱国,就是珍惜一片片土地,就是爱一个个父老乡亲,如果乡土被糟蹋、乡亲不能实现最起码梦想,中国无尊严。

合上这部书,很难平静,心底只留一句感叹:可怜中国农人梦……

——林达

博老这本书,记录了作者被劳改时,第一个孩子夭亡、前妻远嫁湖北、祖父在绝望中死去等悲惨的人生经历,但整部书的风格并不哀怨,而是一种昂扬不屈的调子。从这部书里,能看出中国底层知识人极其顽强的生命力。我以前所读相关题材的书,多是一些大知识分子、高级干部回忆“极左”时期所受的磨难,所表达的痛苦感很浓烈,似乎自己是天下最冤屈的人。

和这类大人物相比,博老因为卑微,所以生命力更强,其对待苦难的态度也更为达观。

这种生命力坚强,对博老而言,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旺盛的求生欲;二是在极端艰难的环境中具有很强的生存能力。

——十年砍柴

这本书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大时代中的农人的个人故事,告诉我们,正常社会迷失之后会发生什么。在那个时代,中国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农民,却很少有人出来讲述农人故事,作者非常特别,他罕见地在填补这个空缺。

他生活在湖南乡村最底层,禀赋奇异,记忆超强,能写善画,关注细节,有天生的历史感,而他的年龄,恰恰连接了那个各种动荡摧毁的传统社会,以及被经济大潮淹没了的一段五十年重要历史。

沈博爱

原名篯铿,字敦高,号博爱,自号孤枫居士,蹉跎痴叟。1936年生,退休中学生物教师。1958年被划为右派,以反革命罪判刑劳改。1962年释放回原籍监管。1980年划右得到改正,反革命案宣告无罪,复职从教至退休。晚年作诗联,写旧梦,爱书画,刻竹雕根。

目录
荐 序 可怜中国农人梦 (林达)
自 序 蹉跎坡
第一章 家乡与童年
一 我的出生地——大塘源
二 童年游戏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刚刚百度了一下沈老,读完这本书一直以为他还建在,想来也差不多应该85岁的高龄了,可惊闻噩耗,沈老已与2016年7月8日去世,从各方渠道了解来看,国人阅读此书的不多。现在市面上能见到的记录那一段历史的书籍其实已经不多了,尤其是这样一本通过自身经历去回顾那段历史的书更是少见了,杨显惠的算是,可是已经绝版了。这本书给人的感觉,是那个时代老百姓的淳朴、善良、逆来顺受、坚韧不拔,到了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那么多老人发自内心的感激新时代。我在前面的书评里批判过旧时代很多次了,现在的年轻人真的应该多去了解那个意识形态主导的时代,这一段时间我经常感叹,父母那个年代工作比现在要容易和简单,但是深入跟父母聊聊,发现真的不是这么回事,我现在的难处,大抵是跟职位高低有关系吧,现在仍然感觉不确定,但是至少不是那么困惑了。
看不下去,也不想看下去了,倒像平铺直叙的秧歌。
原来是石扉客的爹啊
沈笔未臻上层,谋篇也可商榷。堪击节者二。本朝官史,模糊其词有之,颠倒是非有之,难得如沈老见微知著,亲历荒诞的真实面目。方言入书,诸如扯根菜,崭劲,驾势,昶及冠前,耳闻口述皆类此,而书写却遵循另外词汇,见到它们书面的样子,有异样的熟悉和久违的陌生,就像故乡女性长辈,叫娭毑,嬢嬢…
书中太多关于所居村庄的地理风貌之类的描写,让非近地的读者只有静下心来十分空闲时才有耐心通读。看过不少关于特殊时期特殊人物的故事,没有太震撼的感觉,比不上之前所预期的。
春节回家陪奶奶打吊水时看的。那个年代出生的人总是悲苦的,主人公因为文化知识和情趣爱好失去了某些东西,错过了近十年的风华岁月,幸好命运没有辜负太多,蹉跎坡上终究枝繁叶茂。
八年前读的这本书,至今印象深刻。
切身的历史感
遗憾忘了把这本书给外公看
“当常识被抽离,大家已经麻木,以为世界本来就应该是这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