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1984的封面

1984

[英]乔治·奥威尔

出版时间

2015-07-01

ISBN

9787802567368

评分

★★★★★
书籍介绍

《1984》是奥威尔的传世之作,堪称世界文坛最著名的政治讽喻小说。在一个名为“大洋国”的极权统治的社会,这个国家拥有的只是虚假、战争、残忍和贫困。“电子屏幕”无处不在,24小时监视着人们的一举一动,连最私密的性生活也不例外。人们不允许有任何私人的爱好,只能热爱“老大哥”——这个国家的领导人。历史每天都在被伪造,所有不利于统治的历史记录都将被毁掉,全体人民处于完全监视之下,自由与思想是国中绝迹的珍品,屈从与无意识被训练成一种全民心态——这段绝妙的政治寓言让人不寒而栗。

乔治·奥威尔(1903-1950),英国著名作家,1903年出生于英属印度,1907年举家迁回英国,进入著名的伊顿公学学习。后因经济原因无力深造,被迫远走缅甸,参加帝国警察部队。终因厌倦殖民行径、痴迷写作而辞去公职,辗转回到欧洲,流亡伦敦、巴黎等地。一边深刻体验下层民众生活,一边从事文学创作,并有多部作品出版。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奥威尔为支持西班牙共和政府而参战,不幸负伤。1939年,二战爆发,他积极参加反纳粹的活动。西班牙内战与二战的苦痛经历,让他对战争与和平、极权与民主、社会关怀与人类理想进行了深刻的思考。1945年,乔治·奥威尔出版了著名的小说《动物农场》。1949年,他的代表作《1984》问世,在全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入选多国中学生必读书目,被翻译成62种文字,总销量超过5000万册。1950年,乔治·奥威尔因肺病去世,年仅47岁。

目录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我们可能处于其中而不自知,也可能是我们的未来。他不恐怖,但是令人毛骨悚然。 因为格尔斯坦因的存在,有了一点希望,总有一天能正常生活,原来那是阴谋。 以为只要自己的思想不变,就是胜利,原来是虚幻。 最开始看时,庆幸自己没有处于那样的社会,接着发现是没有处于那样的境地,还是不自知。人类必将经历那样的阶段,至于能否走出来,不知道,那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人类随着宇宙消亡,很悲观。 整本书最后几章看的时候一气呵成,精彩,却更为绝望。
战争就是和平,自由就是奴役,无知就是力量。
满脑子都是《旁观者》这个游戏
不能说毫不相干,或许是凡史皆似。当局者迷。因为自己也是时代的一部分,也是后人所描绘的历史中的一部分,身处在某个阶段中,不能凭自己的一厢情愿相信或者不信什么。身处一个坐标一直不变,自然对其他地区也无从评判,到底是在内涵谁还是在编故事。连评价当代都需要有超前的眼光,更何况大多数人都没有。所以相比较而言,评价历史就容易多了。书写寓言,就像仙人跳或者被钓鱼执法,不知道不参与就可以当成自己无关,参与了、上钩了,那就是和自己有关。力求无关,不看、不听、不想。
就在一个小时之前,世界上还不存在一个叫奥吉尔维的人,如今他却死了。
为乔治奥威尔献上膝盖!!!!!
不少描写让人惊呼这个我熟!既是过去又是现在可能还是将来,但不管怎么疯狂,我相信人性是不灭的!自由就是2+2=4。
太黑暗了……而更可怕的是这一切那么的似曾相识。
终极哲学追问“我是谁”,我不是我,是我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