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性的消费主义的封面

性的消费主义

杨柳

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01-31

ISBN

9787807456087

评分

★★★★★
书籍介绍

《性的消费主义》共分为八章,叙述逻辑如下:第一章,理论准备与研究设计。介绍与《性的消费主义》相关的理论观点与研究成果。《性的消费主义》从概念、理论和经验事实三个层面,对文献资料作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归纳和分析,指出了它们和本项研究的关系,以及为《性的消费主义》所留下的学术空间。在文献述评的基础上,对《性的消费主义》中涉及的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进一步明确了《性的消费主义》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的代表性问题。

第二章和第三章,性的消费主义现象的具体表现的描述,这是《性的消费主义》的核心部分。《性的消费主义》在更为具体的、经验的层面细致地从性的消费主义现象的两个维度——性的消费化和消费的性化倾向来展开对现象的描述。性的消费化倾向的现象,即存在于私人领域中欲望性的实体状态的性。具体而言,对一夜情、以权谋性、以性谋利的行为从性态度的随意性、性行为的交换性、性意义的多元性分析了其消费属性的确立,对卖淫嫖娼这一得到最普遍认同的性消费进行分析,说明其在消费社会所呈现的新特点;消费的性化倾向的现象,即存在于公共空间中功用性的符号形态的性,展现了作为消费手段和消费内容的性符号的运用。

第四章和第五章,对性的消费主义现象的分析。人类行为是复杂而多侧面的,单一理论视野远远不能涵盖其所有的方面。以消费社会和性化社会作为分析工具,运用性与社会的相互建构理论,以及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的殖民化”,分析性在消费社会中的变化和呈现。

具体而言,在社会层面上,从消费社会和性化社会的背景分析性与消费缘何相关联;在文化层面上,从消费文化、性别文化角度分析女性身体的性化,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对性符号的利用,以及性本身的消费现象;在性的变迁层面上,从性本身的特点和性作为社会的存在,并在消费社会和性化社会的背景下的变迁中,分析“性” (不是其他)何以能够成为消费主义的优先选择;最后,从权力和金钱对性的渗入现象出发,说明性的社会演变中其背后的控制或影响的两种机制。

第六章,性的消费主义现象对人的主体性、性的本质、两性平等、婚姻家庭以及对社会秩序等的影响。通过以上分析,可见社会文化等结构性的因素和微观因素如何建构了性,得出性的消费主义现象的本质究竟是什么,由此延伸出去,考察该现象对社会的各个领域的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从而展现性对社会的建构和塑造。

第七章,应对性的消费主义现象的挑战。可以说消费主义是现代社会的病态,性的消费主义现象在与文化、经济和社会的互动中,存在诸多负向影响。因此,笔者针对各个不同性质和领域的现象,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性建议。

第八章,《性的消费主义》的研究总结。主要对《性的消费主义》中得出的主要结论进行梳理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用户评论
典型的中国式文献综述和莫名其妙的经验研究。。。
初阅于2011.07.18
还是潘绥铭的书好懂。
上海政法学院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杨柳
性的消费化和消费的性化,是性由权利场向市场转变的结果。 性一开始是政治性的。性逐渐从私人领域进入公共领域与权利逐渐从私人道德领域撤离有关。 性解放与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有关。 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无论是被道德约束,性只属于丈夫,全身需要包裹起来的年代,还是现在性逐渐开放,女性可以通过卖yin获得物质资料,穿衣也逐渐自由,可以穿露脐装短裤和短裙的年代,都不过是被压迫和权利不对等的结果罢了。
性从被国家严格控制,以防止扰乱秩序,到放松管控但很快被资本控制,功利化,工具化。希望有一天,它可以真正的独立 像吃饭一样平淡
《性的消费主义》是作者杨柳在上海大学社会学专业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来,而上海大学的社会学专业是国家重点学科、上海大学最牛、全国排名最高的专业,能从上大社会学专业毕业,已经证明了作者的博士论文水平非同一般。本书的脉络也非常清晰:第一章绪论,厘清核心概念、做文献综述;第二章与第三章,分别是性的消费化和消费的性化,同一个事物和现象的A、B面;第四章、第五章揭示造成性的消费主义现象的多重原因;第六章阐述性的消费主义现象的影响;第七章,讲如何应对性的消费主义现象。七个章节之间层层递进,有逻辑性,全部围绕着性的消费主义这一核心主题而展开。 书中还是有不少精辟论断的,一些句子和段落发人深省,能给读者以深深的思考。作为一个女性学者能够顶着世俗的压力和他人异样的眼光,坚持把这项研究做到底,本身就是了不起的!
社会学入门著作。性的消费主义即性的消费化倾向和消费的性化倾向:前者是物质实体意义,体现私密性,利益性和无爱情性;后者是符号意义,提供公共性,利润性和虚幻性。同时提到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一方面属于经济主义,尽可能多赚钱和占有财富作为其幸福的标志;另一方面属于享乐主义,把物欲的满足、感官的享受作为人生追求的最高价值。另外。最后对性的本质进行反思:第一繁衍,第二关系,第三道德,关于两性平等的反思:女性身体承载了大量社会文化信息,在带有性符号的广告背后,深层次原因是统治与从属的结构在性别中的表达,而女性丝毫察觉不到文化的强制性,并逐渐内化这种结构,女性就如同被温水煮青蛙一样,在温柔的暴力中,失去了反抗的基因。
不咋样有点以偏概全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