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五盒之谜的封面

五盒之谜

[美] 约翰·迪克森·卡尔

出版时间

2009-07-01

ISBN

9787807629030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一个奇怪的女孩,一把奇怪的雨伞,一场奇怪的聚会,三个昏迷的人。

死寂的街道上,立着一幢十八世纪的房子。医生路经此处,遇到一位女孩。女孩恳求他上楼看看——她父亲正在和别人聚会,她怀疑父亲会有危险。医生闻言进屋,但见那前来聚会的三人全部中毒昏迷,而邀请他们的主人则被刺身亡!整个案件最诡异的地方,是三位昏迷者身上的东西:一个人带着四只手表,一个人带着闹钟上的闹铃装置,还有一个人居然带着生石灰和磷。随着调查的进展,大家又发现此案牵扯到五个消失的盒子……

约翰•狄克森•卡尔(1906-1977)

史上最伟大的推理小说作家之一,举世公认的“密室推理之王”。其小说素以公平著称,线索隐蔽,解答惊人,具有超乎寻常的逻辑性、趣味性。他一生共设计了超过五十种密室,几乎每个都是构思精巧、无以复加;又兼其小说一贯具有的浓郁哥特风格,以及其谋篇布局的架构能力之强,自会让读者大呼过瘾,竞相传读。读推理,岂能不读密室;读密室,岂能不读卡尔!

目录
01 凶手的伞
02 四只手表
03 办公室幽灵
04 长桌周围
05 象形文字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网式plot,四星半
卡尔的毒杀主题作品,H.M.系列,写于《犹大之窗》之后,但是同一年出版,书中的几个诡计也是已经被现世“借鉴”烂掉的经典诡计,虽然整部作品没有《犹大之窗》那样经典,从结构上缺乏一气呵成的气势,但也算是比较好看的作品,看多了密室看看卡尔的毒杀,也是别有一番情趣的~
已豆列。
吉林似乎有意重出一些卡尔,封面相像得很,好在我有旧版。以前翻过一点爬虫类馆,心不在焉,没考虑什么密室,如今重新开始看卡尔。这本算是先尝尝滋味。也没有在两小时里看完,但内容还算不错,几乎没有沉闷之处,只是我并不很在意里面的谜题罢了。
开头很吸引人,中间拖沓,结尾略坑。
比《犹大之窗》好
非常棒的逻辑流,加上精彩的故事布局,看得很爽。 全书核心谜面是两个密室加毒杀,加上三个明面上的嫌疑人、两个隐藏嫌疑人及数位相关人员的故事交织,整体布局引人入胜,文风干练,家访中间夹了一段惊险调查,可谓一段小高峰,最后hm召集全体人员复盘推理,节奏非常舒服。核心诡计其实有点让人大跌眼镜,手法很普通,但锁凶的推理极其精彩,逻辑排除法拨开不可能犯罪的层层迷雾,直指真凶,时间线、心证分析的运用老练精妙,堪称完美! 本书的hm愈发可爱了,因为被各种人唠叨身材管理而默默减肥、为朋友仗义执言指点迷津被感谢后尴尬得六神无主,真是太可爱了,看得越多越发爱上这个糟老头子了。
卡尔在保持了极高水准的布局与伏线铺设的同时还能设计出丝毫不逊色于第一时期奎因的逻辑流推理,除了诡计在当今或许会被看作老梗外简直无懈可击了啊。
有hm参与的故事还是挺有趣的,书中埋线布局和后期大量的逻辑推演是最大的亮点,通过多视角走访探查一一解答每个盒子所蕴含的真相,抽丝剥茧找出最后的凶手(这个过程hm分析的条理清晰,确实可以感觉出卡尔在逻辑分析这个领域也是实力在线的)。但是相比这些而言,其他的元素就不尽如人意了。 首先密室的解答就很拉胯,虽然逻辑说的通但是那个诡计有一种开外挂的脑干美让人不适。其次剧情走向颇有一股雷声大雨点小的趋势,开篇悬疑感铺足了但是后续发展很平庸,这算什么?怕把握不住主线就刹住闸平稳落地吗?而且大梗非常古典(被后人借鉴过无数次的一个解答),如果了解外国的某种文化就非常好解,反之因为文中没有相关描述就想不出来,就感觉观感不是很好。最后在人设方面更是不讨喜的居多。整体来讲和本人三观不是很合,观感一般。
极简主义诡计往往会给人一种直击盲区的冲击 本篇不论是手法还是锁凶都写得很逻辑流 而中段的留言信件又给人一种手记推理的感觉 再加上一些小巧的诡计 比起之前较为空洞的故事性 本书的阅读体验流畅而充实有趣 完成度相当高的一作 (更重要的是第一次在这套书中读到舒服的翻译 相当之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