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咫尺天涯:最后的老北京的封面

咫尺天涯:最后的老北京

肖复兴

出版时间

2020-06-30

ISBN

9787807682950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走在北京城里,不经意间就会和“历史”擦肩而过。人们熟知、游客追捧的,多是作为景点的历史遗迹。但事实上,还有一种鲜为人知的历史,藏匿在古都北京的街巷花木、古旧建筑、民俗百态,甚至泛黄的纸页之间……本书所记述的,便是这些常被人忽视、却带着温度和情味的历史文化载体。

全书聚焦老北京的事物与记忆,内容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写作对象为具有老北京特色的零散事物;第二部分聚焦胡同;第三部分侧重民俗;第四部分锁定以前门为代表的宣南地区;第五部分谈“纸上风物”。作者笔下的北京虽然在地理上和人们近在咫尺,但传统层面、记忆层面、文化层面的北京,已渐行渐远;加之这是作者写作北京的收官之书,在格调上带有“挽歌”色彩,故定名《咫尺天涯——最后的老北京》。

全书行文尤重史料考索,其间点缀着作者作为资深北京人的生活经历及亲笔绘制的插画,既是一部立体的城市文化史,又是一部人文的“旅行指南”,还是一部北京的“私家画册”,具有多维度的可读性。

肖复兴,北京人,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曾在北大荒插队六年,在大中小学任教十年。先后任《小说选刊》副总编、《人民文学》副主编、北京市写作学会会长,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近著《我们的老院》荣获“2017年中国好书”。

目录
北京的树…001
京城花事…025
北京老门联…054
北京老旅馆…076
北京老饭庄…092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读后感一个字:拆!
休憩70th,与老北京的距离在阅读时是那样近,肖复兴的老北京系列因杂真情而好读,个中翘楚便是《我们的老院》,这是我很很喜欢的系列,然而,本与本之间的差别很小
透过故事化的描写了解到了很多历史上的文化符号,虽然很多已经消失,但是仍然值得回味。
喜欢肖先生的文字 读起来很舒服 看完此书 不觉更加想看看九十年代的北京有多安宁
往来千里路常在,聚散十年人不同。
这种题材对文笔要求挺高,另外就是内容的掌握——北京那么大历史那么久,写哪儿写什么呢?这两点都超出作者能力了。 另外,作者反复感叹老北京逝去,对为什么逝去的思考没见着,没劲。
年轻的时候物资缺乏,就更加关注什么,书中胡同的声音、京都冬食、北京老门联、老北京饭庄这几篇别样出彩,能看出是一份鲜活的记忆,把吃食、吆喝和故去的北京文化串联在一起。烤白薯的“栗子味儿的白薯哟”,卖西瓜的“船大的块儿,青皮红瓤,杀口的蜜啊!”,卖冰棍的“红果儿冰棍儿,三分一根儿”,还有打衣柜、磨剪子戗菜刀,不仅仅是在匮乏的现实里勾起了人的欲望,更是在苦苦挣扎的生活里找到一点点期待,享受一下,珍贵而独特。
心有所爱,有几处错误,估计是笔误,如说相声的是张寿臣,不是郝寿臣等
虽然跟作者有明显的代际隔阂,但文字还是温厚可感,写胡同的几篇最精彩。
论起古树来,大概老北京最多。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任何一座城市,都赶不上北京。我们要保护好古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