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仁义之间的封面

仁义之间

陈少明

出版时间

2017-10-31

ISBN

9787807700661

评分

★★★★★
书籍介绍

本书以儒学为主题,主要包括以《论语》为中心的思想史考察、对儒家哲学的重构、有关道德心理经验的探讨、对历史的哲学探讨四个方面的内容。

全书分为四个单元,并冠以相应的标题。

第一单元,以《论语》为中心的思想史考察,由3篇围绕着经典研究的论文组成。其中,《〈论语〉“外传”》考察战国秦汉间孔门师弟相关传说的演变与思想背景,探讨其在《论语》经典化中的作用,并揭示相应的“文本—传述—解释”这一经典传播现象。《〈论语〉的历史世界》则通过“进入《论语》的历史”与“《论语》影响下的历史”的双层分析,论述这部经典在儒家经学与中国史学上的双重意义,为经典文化研究展示新的途径。《“四书”系统的论说结构》,则从论说形式的表层形态入手,观察深层的思想文化经验。论文揭示,四篇从表达方式到观念主张区别很大的文本,经朱熹的诠释而集成理学的思想体系。它的原初观念主要属于伦理领域,随后的发展导向一种伦理学或者道德哲学的初步论辩,最后在对抗其它宗教价值体系的斗争中,编织成一套贯通天(宗教)人(伦理)的特殊论说系统。这一单元总体上属于经典思想史研究,但它突出其中“思想”的面向。

第二单元,对儒家哲学的重构。其中,《仁义之间》论证孟子的仁义说是具有内在关联的价值结构。在意识层面上,道德意义上的羞与恶两种感情,均与对无辜受难者的恻隐之心相关。前者因恻隐而反思悔过,后者则因恻隐而挺身制恶,共同构成儒家对待道德负面现象的完整态度。它也是研究儒家正义论的一条线索。《六经注我:经学的解释学转折》一文,从解经学的变迁分析这一命题出现的思想史背景,揭示它在陆九渊意义上是儒家经学解释意识成熟的标志,并由此导向对宋学内部心、理对立症结的理解。《“心外无物”:一个心学命题的扩展研究》,则通过对王阳明南镇观花公案的分析,把问题从存有论转向意义论,同时将其扩展至对包括心物、心身,以及意向性与文明传承等更广阔的思想图景的观察解释中。《亲人、熟人与生人——社会变迁图景中的儒家伦理》,是从人对人的眼光与态度出发,运用儒家传统的思想资源,重构一幅人伦关系,价值取向与社会组织结构相关联的图景。基本观点是,儒家伦理不但有需要,而且有潜力扩展其应对现代生活的原则。同时,这种扩展也包含着以自身的价值塑造现代生活的努力。这组论文风格不一,但问题与立场均来自儒学,而论述的方式及涵义的拓展,则超越传统。

第三单元,有关道德心理经验的探讨,包括《解惑》、《明耻》、《问乐》及《释忧》4篇论文。这类问题在传统的哲学史教科书那里,一般找不到位置,但它对理解儒家精神生活,把握其对人性的结构,生命的价值,修炼的工夫等问题的观点,非常重要。论文仿现象学手法,通过对相关意识经验的结构描述,或者展开对对象的谱系式分析,或者将表面类似而实则相异的概念区别开来。前者如羞、愧、耻、辱的关联分析,后者如对惑与疑或忧与怕的区分。从而厘定相关概念的经典论述所表达的准确意义。一方面,可以深入对内在心理经验进行反思,另一方面,又扩展至对经典文化的特质的观察上来。这类现象多涉情感或者情绪,它不是伦理,但对伦理构成影响,是前伦理或者超伦理的。这项研究多少具有拓荒的意味,作者把这一论域当作为儒家哲学中有待进一步耕耘的园地。

第四单元,对历史的哲学探讨,包括关于历史的观念史分析与历史意识的现象学描述。前者如《儒家的历史形上观——以时、名、命为例》,它力图揭示这些儒家观念如何成为中国史学产生与发展的思想基础。这些观念是一般史学的概念预设,更是儒家历史文化的基本信念,也是理解传统人文精神的关键。后者有《从古雅到怀古》及《怀旧与怀古》两篇,着重从意识层次入手揭示历史意识形成的观念机制与结构,描述其在文化价值上的体现。这里的历史哲学不是某种历史发展公式,也非那种把史学设计成科学的方法论教条,而是对植根于人类意识深处的生命或时间意识的一种发掘。虽然它并非儒家所特有,但儒学恰好是历史指向的学问。

陈少明,生于1958年,广东汕头人。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哲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著有《都市墓志铭》《等待刺猬》《儒学的现代转折》《汉宋学术与现代思想》《〈齐物论〉及其影响》《经典世界中的人、事、物》、《做中国哲学——一些方法论的思考》《仁义之间》。 合著有《反本质主义与知识问题——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扩展研究》《近代中国思想史略论》《被解释的传统——近代思想史新论》。编有《思史之间——<论语>的观念史释读》《现代性与传统学术》《体知与人文学》《情理之间——冯达文教授七秩寿庆文集》。

目录
一、经典文化
《论语》外传——孔门师弟传说的思想史考察
《论语》的历史世界
“四书”系统的论说结构
二、哲学问题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清楚明白,不弄玄虚
对儒学关键观点的现象学分析,清晰明白,晓畅通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