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由典範到規範的封面

由典範到規範

費絲言

出版时间

1970-01-01

ISBN

9789570221909

评分

★★★★★
书籍介绍

明代的「貞節烈女」指涉到某些固定的道德實踐方式。節婦是犧牲幸福或毀壞身體以維持貞操,烈女則是犧牲生命或遭殺戮以保貞節。當代學術研究對於貞節烈女議題的注意,來自於對婦女族群在中國歷史社會中之處境與地位的關切。貞節烈女符合父系社會功能需求的道德規範,在中國的禮法系統裡,也一直視婦女貞節為維繫社會倫常的重點。明代貞節烈女的數量遠過前代,本文要討論的並不是貞節觀為何加強,而是必須質疑究竟是社會忽然發現了隱藏於閨門內的諸貞女,還是社會貞節觀念的強化,迫使更多的女性開始成為貞節烈女。量的激增,其實無法直接判定社會性質的變化,文獻記載不能區辨上述兩個層次的問題,明代大量出現的貞節烈女所直接反映的,其實是明代社會自身的特質,而非歷史過程中的變化—貞節觀的強化。要掌握明代貞節烈女的意義,必須先將之還原為社會現象來加以探討。

在貞節觀的探討上,基本上有質性與量性兩種研究取徑。所謂的質性研究,是透過現存史料中的例證與現象,論證中國歷代社會貞節觀的變化。然後由回顧與分析可以看到所謂的貞節觀其實是超越個人的社會性傾向與文化氛圍,例證的代表性與推論的有效性,都必須置於這個脈絡下才能夠建立。量性的研究目的則是透過婦女貞節實踐上的普遍化發展,證明貞節觀的嚴格與深化。但必須先克服記載與現實之間的黑暗斷層。本文著重在社會心態角度看,不能將問題過分簡化,假設記載數量的增減,可以直接反映出社會貞節觀的變化。因此在區變了實際的貞節烈女與被記錄的貞節烈女兩個層次後,論文的第一部份析論這些貞節烈女成為文獻記載的各個管道與運作過程,再於第二部份進一步分析此社會機制是如何影響明代的社會心態與集體實踐。簡言之,就是要由量的角度出發,希望經由對貞節烈女現象的特質與在明代演變的研究,能夠對於傳統中國貞節觀的發展與演變,提供一個整體性的視野與理解。

目录
引論:明代的貞節烈女—概念的檢討與問題的形成
Ⅰ、對於貞節烈女的認識與理解
Ⅱ、「個人」與「社會」:學界對於「貞節烈女現象」的思考與認識
Ⅲ、本文的研究取徑與問題的切入
第一部份:由「現實」到「記載」--明代貞節烈女的生產機制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相关三本里我觉得最好的……
非常扎实仔细。该书对理解明代旌表制度的成熟,以及明清社会出现大量节烈妇女的现象的原因有重要帮助:理学对这种价值观的普及只是一个因素。国家意图通过里老人控制基层社会而设计的旌表制度,在结构上的惯性和缺陷使得表彰“节”的行为产生了种种变形,旌表制度与这些变形共同构成了“批量化”生产节烈妇女的“生产机制”。
写得真的好,开篇导言见功底。中间两章从书写史来看贞节烈女这一命题,实则独具匠心。
讨论的不是新鲜的问题,但切入问题的方式和其中的一些分析很有启发
贞女相关
方法上能读出王明珂历史情境说、国家社会和公共传播空间的痕迹,具体落实的完成度也比较高。唯一缺点可能还是把生产机制的出现原因归结为道德教化。 具体说,作者认为古代社会,把道德视为人的本质,忽视了道德人为构成的社会性。五四辨析出了道德的社会性,却又把个人与社会对立起来,视道德为纯粹压迫。当代(田汝康、曼素恩、柯丽德、苏成捷)注意到人行为动机的多元性,认为除压迫外,还有一种自我利用的可能。但当代研究的自我利用可能说,模糊了明清以来节烈女的集体性。 进而认为,明代节烈女的大量出现,其实是生产机制(国家旌表、士人书写、乡里议论)的结果。生产机制的运作,塑造了节烈女的集体性:处于节烈情境的妇女采取固定的行为模式,社会同时用固定的叙述模式来诠释这一行为模式。
几乎是跪着读完的,一本硕论能写出这么有新意有价值内容,真是前所未见。里面用了很多地方志和实录材料,从制度史与社会史的角度分析了明代旌表制度“生产”贞节烈女的过程,但是作者并未简单聚焦于“生产”这一视角,而是用社会心态把制度与实践联系起来,阐述其中的断裂与区隔:制度一方面被士绅利用,成为谋利的手段;另一方面,底层的民众与妇女也利用旌表制度来增加自己的道德资源并提升自己的社会威望,把国家的道德规训力量化为于己有利的客观条件。本书的结论部分还对当时的孝感研究、道德教化研究等进行了学术史的回顾,受益颇多。
书中标题有故弄玄虚之感,可读性较差,前半部分过分追求学术化而忽略了文章的叙述逻辑,阅读体验不行,但确实是很具启发性
作者是真的聪明。对既有文献的清理分类、对方法论的讨论(甚至可以说是辩难)都十分值得借鉴。这本书核心关注的是“社会心态”的变化,从贞节行为如何/为何被识别、书写与生产,来理解贞洁行为增多这一变化的内涵,辨析“贞洁观的严格化”究竟是在哪一意义上成立的。由此我感觉这本书大概也从女权这个“异端”问题意识,通向了“明清时期社会控制的变化”这一主流主题… 备受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