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繁勝錄的封面

繁勝錄

董啟章

出版时间

2012-04-03

ISBN

9789570839746

评分

★★★★★
书籍介绍

香港人的「我城」故事

V城人董啟章新說新寫

V城系列四部曲之《地圖集》、《夢華錄》之後

各大文學獎、好書獎得主,香港知名作家董啟章,聯合香港插畫家林智恆跨界跨域首度合作

以文字和彩圖呈現華文長篇小說《繁勝錄》

董啟章在《繁勝錄》裡採用了古代「城市筆記」的體裁,以未來完成式的寫法,透射大回歸五十年以後,即2047年的V城,構造出多層次的香港V城景觀。本書交替使用了記錄、敘事和抒情三種文體,共分3卷,每卷各有7章,敘述「大回歸五十年」的「V城風物誌修復工作合寫者」、「大回歸時期新生代」──維多利亞、維朗尼加、維奧娜、維慧安、維納斯、維真尼亞及維安娜共7人,在V城文獻堆填區發掘出前人劉華生的稿件,經過重組和校正,整理出V城的《繁勝錄》。

《繁勝錄》卷1寫V城的地理形態、制度建設;卷2寫城中飲食娛樂、日常生活;卷3寫四時節慶、儀式風俗。董啟章在小說裡羅列各樣細節,形成百科全書式的奇觀。

在董啟章的筆下,《繁勝錄》裡的V城是個城牆之城,也是城中之城;是酒樓之城,也是傀儡之城;既慶祝中國人的端午節、中秋節,也不忘慶祝西方人的復活節、聖誕節。V城同時屬於一座架空之城,大回歸以前的建設和記憶早就沉沒在海底。V城也是一座通道之城,熙來攘往的人群永遠在過道上生老病死。甚至V城被視為一座影子之城,因為酒樓茶肆的喧鬧遮掩不住鬼影幢幢。

香港插畫家林智恆特別為本書繪製九幅具有代表性意義的彩色插畫。

小說家VS.畫家,是對昔日香港的沉思,對未來香港的推想,更是小說諧仿都市的有趣實驗。

董啟章與V城系列四部曲《地圖集》、《夢華錄》、《繁勝錄》、《博物誌》,已被肯定是香港文學的奇觀。

董啟章

1967年生於香港。香港大學比較文學系碩士,現專事寫作及兼職教學。1994年以〈安卓珍尼〉獲第八屆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中篇小說首獎,同時以〈少年神農〉獲第八屆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短篇小說推薦獎,1995年以《雙身》獲聯合報文學獎長篇小說特別獎,1997年獲第一屆香港藝術發展局文學獎新秀獎。2005年《天工開物.栩栩如真》出版後,榮獲中國時報開卷好書獎十大好書中文創作類、亞洲週刊中文十大好書、誠品好讀雜誌年度之最∕最佳封面設計、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文學類。2006年《天工開物.栩栩如真》榮獲第一屆「紅樓夢獎: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決審團獎。2008年再以《時間繁史.啞瓷之光》獲第二屆紅樓夢獎決審團獎。2009年獲頒香港藝術發展局藝術發展獎2007∕2008年度最佳藝術家獎(文學藝術)。2010年《學習年代》榮獲亞洲週刊中文十大好書。2011年《學習年...

(展开全部)

目录
V城系列總序∕為未來而做的考古學 安維真
V城系列出版說明 董啟章
卷一
城牆之城
城中之城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第二部實在讀不下去,跳開看第三本。香港應該很幸福得小說家為其寫傳,觀照今時大陸城市,有小說家為現在的上海北京寫傳麼?
刚开始看有点不适应,三四篇过后就感觉到了在一个相似框架内、描述城市的过去现在将来的各种可能性。不管是維多利亞、維朗尼加、維奧娜、維慧安、維納斯、維真尼亞及維安娜抑或劉華生。这本《繁胜录》关于城市的可能性和历史,整版的顿号和罗列甚至让人有高潮感。““过时”或者“不合时宜”似乎比“适时”“合时”更有意义。而所谓“过时”也不过就是几年之间的事情,何以竟有了天长地久的错觉?历史记忆和当下体验成了奇诡的一体两面。” ----这是我看得最开心的一本关于城市的书。
“名实之辩、正反之辩、不是预言、罗列的艺术、或用顿号写成的小说。”如果存在一座文字博物馆,本书会以绝妙的现实隐喻加上值得推敲玩味的字句,成为一件特别的藏品吧。尤其喜欢《通道之城》《桥之城市》两篇。维作为一条线索由远及近、由模糊变得清晰,贯穿小说始末。无论“我”是谁,无论在哪座V城,她总是风中摇曳的那盏不灭的灯。
相較於《地圖集》、《夢華錄》與《博物誌》,這本是比較統調,也將筆記文體特質發揮的比較好的一部。
第一句话就被绕进去了
卡翁的《看不见的城市》是写给“城市”这个概念的情书合集,极力想要探索穷尽语言与想象构造种种空间色相的可能性,董借来戏仿前者的壳子,又招魂唤来宋朝文人笔记的底子,写成了对一座具体的城市“香港”的剖析与破题,好像把它当作油画挂起来从不同角度打量端详评析游走,最后是惘惘无措的犹疑与悲悼,就好像末尾那一场灯笼坠地意外失火纸屑漫天扬起的烟花,又像是《政府之城》一章里失业男子在人生转折点瞥见的浑浊玻璃缸里的金鱼。 初读《天工开物·栩栩如真》我就惊讶于董笔下的人、物交杂,人与物界限不明相与为用,为“人物”一词赋予新的内涵,这本里面过街人、小食人、坐墙人,亦是天马行空不知何处真幻,如今敏《红辣椒》观感,物如人意外滋生的新肢体。每章由论述破题到预设五十年后到过去追忆。顿号而成的小说。后附王德威论文为之增光添彩
“睇得见的城市”;香港平行空间;孟元老与刘华生;店铺名字致敬西西也斯钟玲玲黄灿然等,当然还有董富记;人人皆公务员,皆官僚化那章的讽刺意味很明显;一百五十六年的殖民时期是负片般的鬼魅前代,该如何保持不变?小说里提供一个思路:休眠,但是却要付出失忆的代价
仿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想象中的另一个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