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情色論的封面

情色論

喬治‧巴代伊 Georges Bataille

出版时间

2012-03-31

ISBN

9789570839821

评分

★★★★★
书籍介绍

內容簡介:

情色是無言的、情色是孤寂的。

所謂情色,可說是對生命的肯定,至死方休。

情色所有作用的目的在於直搗生命最內部的核心處,直至令人停止心跳。

戰爭並非君王或某一民族藉著征服累積己身財富的手段;戰爭是場擺闊的侵略性洋溢行動。.褻瀆一面與神聖的純潔面結盟,另一面則與神聖的淫穢面有染。

世俗世界的邪惡與神聖的魔鬼掛勾,良善則與神奇結盟。

法國大師巴代伊逝世50年後,我們終於可以公開閱讀、討論──情色

沒有巴代伊,不會有這本震撼人類世界的《情色論》!

沒有巴代伊,我們看不到今天的

傅柯、德希達、羅蘭‧巴特、李歐塔、布希亞……!!

情色是問題中的問題。

在所有問題中,情色最神祕、最普遍、也最遙遠。

──喬治‧巴代伊

人異於禽獸者幾兮?

在從動物進化到人類的過程展中,

性與死亡為何成為人類文明所特有的兩大禁忌?

亂倫禁忌是否真是出自優生學的考量?婚姻與交換女人/禮物又有何人類學上的關聯?性是否等同情色?性、暴力、與死亡為何老是糾纏不清?男人為何偏愛美女?什麼是脫「俗」入「聖」的情色?18世紀法國薩德侯爵驚世駭俗的情色作品有何意義?

喬治‧巴代伊的重要論述《情色論》,從人類勞動史與宗教史的角度切入,企圖從禁忌與踰越的辯證中建構出一套情色理論,可算是巴代伊一生思想的縮影。對作者而言,情色絕非如一般所想像,是個輕浮議題;相反地,情色所涉及的是生命存在的核心課題,是對存在巔峰的探索。我們想要誠實面對人生在世的根本問題,就必須正視情色的赤裸真相。

情色是巴代伊對人生關鍵時刻、態度的寫照。就其狹義意義而言,情色是人類性禁忌下的產物,是人類面對性禁忌的踰越舉動。廣義而言,情色則代表著人類踰越其先天存在侷限與後天人為禁忌、脫「俗」入「聖」、不斷探索生命各種可能、追求極致(內在與外在,甚至與死亡息息相關)經驗的企圖;這也是為何巴代伊說情色是對生命「至死方休」的探索、肯定。

一言以蔽之,身為文明人的你/妳如果對性感興趣,為慾求不滿所困擾,對極致經驗有所好奇,對性禁忌的踰越/愉悅有著憧憬,卻又對情色再現作品中性、暴力、死亡「三位一體」的現象感到迷惑,亟思超脫一己自我的侷限、探索存在的顛峰,一窺生命的赤裸真相,《情色論》將為你/妳揭開其神秘面紗。

巴代伊是有史以來首位以嚴肅的態度有系統地探討情色議題的思想家。他一生的作品涵蓋層面相當廣泛;除了小說、詩歌、電影劇本的創作外,也發表文學與藝術評論、討論神祕宗教哲學、社會學的論文、甚至還出版過與經濟學、徽章學相關的專論,但他的終極關懷卻非「情色」莫屬。這種以情色為代表的異質論述可說上承自薩德「踰越寫作」的傳統。

《情色論》是巴代伊的代表作之一,全書展現了情色在巴代伊整個思想體系脫「俗」入「聖」的獨特觀點,因為對他而言,情色絕非是個輕浮議題;相反的,情色所涉及的是生命存在的核心課題,是對存在巔峰的探索,具有深刻的人生意涵。在不同場合中,巴代伊雖曾以「異質學」、「排泄學」、「神聖社會學」、「內在經驗」等不同用語指涉其思想,但在晚年則宣稱其所有作品可以「情色」一詞涵蓋、代表。

《情色論》從人類勞動史與宗教史的角度深入地切入,企圖從禁忌與踰越的辯證中建構出一套情色理論。在巴代伊的眼中,性與死亡跟獻祭、節慶一樣,迥異於以工作為取向、著眼於累積的理性「世俗」生活,是屬於著重花費、消耗的非理性「神聖」時刻。因此,性與死亡成為巴代伊在討論情色時所一再出現的子題。對巴代伊而言,情色是人類存在中許多看似矛盾,實則不斷辯證,甚至相依相存現象──生與死、禁忌與踰越、世俗與神聖──的最佳注腳。

作者簡介

喬治‧巴代伊(Georges Bataille, 1897-1962)

他是一位怪才。在熱鬧的巴黎文化界,他的路數獨特,被譽為法國「過度與踰越哲學家」(philosophe de l’excès et la transgression),是解構主義、後結構主義、後現代主義等當代思潮的先驅。他的異類思想啟發了傅柯、德希達、羅蘭‧巴特、李歐塔、布希亞等後來的理論大師,影響力之鉅,可見一斑。

其作品如今不但已成為另類行動者的靈感來源,而且是將極端脫軌的行徑合理化之重要理論根據。其思想中如「踰越」(la transgression)、「耗費」(la dépense)、「過度」(l’excès)、「異質學」(hétérologie)等顛覆性觀念,紛紛被以批判傳統為己志的學者所散播、挪用。他的思想比前衛更前衛,通過作品顛覆主體性,建構異質文化史、也創作...

(展开全部)

目录
目次
譯注者序 性、暴力、與死亡的禁忌與踰越辯證:巴代伊論情色/賴守正
巴代伊年代記事表
原作者序
前言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过于专门。读了一会,放弃。
大四看过,忘得差不多了
精彩
「憎惡、恐懼是我慾望的原則。只有當事物能和死亡一樣在我身上打開空無深淵時,才可能激起我的慾望:一開始,慾望就源自與它相反的恐懼。」「所謂情色,可說是對生命的肯定,至死方休。(I'approbation de la vie jusquedans la mort)」是想要拿著大喇叭招搖過市賣安利的一本書了,內容廣博不空泛,得著頗多,關於自我,好像也都明白了自己時時半死不拉活刻刻腦內百萬種死法想了結了自己的衝動由何處來。泰瑞莎說,「我死為求生」 (Jemeurs de ne pas mourir. )簡明的五個字,她總結了我。其實我想要的死並不是死亡,而是生命的某種極端狀態,一種失序失常失控的慾望,因了失控更加敏感暴烈的狂喜,猛烈到,只能想到死。繁衍只是為了擴大毀滅,禁忌是為了被違反而存在。
暴力、死亡和情色都是无言的。
我们都眷恋、盼望与他人沟通、融合的机会。种种逾越行为为有限人生创造多彩缤纷的可能性。巴代伊深入人性底层一探究竟,直视那种不计任何代价追逐快乐本我的生命态度。 人之所以为人,在于其性行为受到明确的限制,面对死亡与性,人是受到禁忌所规范的动物。禁忌是为了保护明显弱势者所建立的一道保护伞,使其免受过度欲望的侵害。禁忌无法压抑生命所必须的活动,却可以赋予它逾越的意义。
读了上半部分,案例分析没读 对我来说有点难理解 但读后确定收获不少
敞开、垂死、痛苦、欢乐的存在已然出现在黯淡的光线中:这是神奇的光线。而此存在的扭曲嘴唇所发出的——徒劳?——叫声则是巨大的哈利路亚,在无尽的寂静中消失。
断断续续啃了好久好久,也很难说自己真的对死亡与性有了什么更深刻的理解。可死亡、性将会是每个人不可逃避的议题,而人们对死亡和性的理解将会影响人类命运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