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最後的帝國軍人: 蔣介石與白團的封面

最後的帝國軍人: 蔣介石與白團

野島剛

出版时间

2015-01-07

ISBN

9789570845075

评分

★★★★★
书籍介绍

日本帝國最後的軍人,竟然是台灣現代國防的起點?

繼《兩個故宮的離合:歷史翻弄下兩岸故宮的命運》、《謎樣的清明上河圖》後,

日本知名新聞工作者野島剛從《蔣介石日記》出發,

走訪白團成員及其家屬,取得大量從未曝光的日記與自傳,

親眼目睹台灣國防大學祕藏數十年的白團書庫最高機密檔案,

耗時七年書寫時間,揭開蔣介石與日本關係、與白團的神祕面貌!

學習與克服──蔣介石的一生,反映出近現代中國與日本的糾葛

蔣介石的一生,可以說是與日本有著切也切不斷的「緣分」。這並不只限定於蔣介石個人,而是生在那個動盪時代的中國人不管願不願意,都無法不去面對時時刻刻來自鄰國日本的「時代的邀請」。

沒有人可以否認,現代中國的歷史,可說是與蔣介石個人的命運緊緊相繫的。另一方面,從蔣介石的一生起伏,特別可以清楚看出當時日本與中國關係的投射;因此,研究蔣介石與日本的關係,就等於是探索中國與日本之間的關係。

學習日本、利用日本、最後克服日本,

蔣介石以這樣的形式,推動著某種「歷史意志」的運作。

而在這當中,最能特別體現出橫跨在蔣介石與日本之間,可稱之為「學習與克服」這道橋梁的事物,正是《最後的帝國軍人:蔣介石與白團》所要探討的主題──白團。

從未公開的史料──揭開白團的神祕面紗

白團的成立與實現,正是發生在台灣的命運由黑暗轉為光明的這短短一瞬間。在美國捨棄台灣的時候,白團誕生了,並且逐步發展;爾後不久,美國重新恢復了對台灣的支援。這時候的蔣介石,深深陷入了對美國的「絕望」以及「感謝」這兩種矛盾複雜的情緒當中。一方面,他對於在自己苦難之際仗義伸出援手的白團懷抱著深深的感謝之情,但另一方面,美國的軍事援助仍然是他賴以防衛台灣,乃至反攻大陸的關鍵,這一點也一直沒有變過。

如此看來,白團能夠在台灣活動長達二十年之久,其實是諸多偶然要素匯聚之下所產生的結果。這樣一想,若是我們將白團的存在,視為在錯綜複雜的現代亞洲孕育下猶如奇蹟般誕生下來的「怪胎」,或許一點也不為過。

野島剛以近年公開發表的《蔣介石日記》為起點,鍥而不捨探索散落台灣、美國、日本三地的龐大資料,包括從未公開的《曹士澂檔案》、白團成員家書、日記等珍貴史料,同時透過對相關人士的縝密訪談,忠實描繪「政治家蔣介石」最真實的面貌,以及日本軍事顧問團「白團」實際活動的情況,呈現白團在「報恩」和「反共」的外表形象之下,更私密更真實的人性一面。

國際媒體好評

《週刊Diamond》:翻譯家、政治・經濟評論家徳川家廣:新聞記者出身的作者善於採訪、透視人性,詳實呈現出戰敗的舊帝國軍人透過協助蔣介石對抗共產黨,而在台灣重新找到生命價值的過程。

《朝日新聞》:日本近現代史研究者、著名作家保坂正康:作者關懷層面既深且廣,不僅重建了二戰之後跨越台日兩地的祕密軍事援助體系,也注意到舊帝國軍人缺乏戰爭反省的那一面。

《日本經濟新聞》:東大準教授川島真:瑕不掩瑜,作者發掘了密藏數十年無人知曉的史料,想要了解二戰之後東亞地區的冷戰格局,必讀本書。

野島剛

資深媒體人,作家。1968年出生,就讀日本上智大學新聞系期間,曾赴台灣師範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交流學習。1992年畢業後,進入朝日新聞社展開記者生涯。曾任職於朝日新聞社佐賀支局、西部本社等,2001年起擔任駐新加坡特派員。曾赴伊拉克、阿富汗等戰地前線採訪。

其後擔任東京本社政治部記者,2007至2010年擔任駐台北特派員。擅長採訪報導兩岸三地華人圈的政治、外交、文化等多面向議題,目前在日本、台灣、大陸等地許多媒體上開闢專欄發表時事評論。著有《伊拉克戰爭從軍記》等多部作品,已在台灣出版《銀輪的巨人GIANT》、《兩個故宮的離合》(聯經)、《謎樣的清明上河圖》(聯經)。2014年將中文漫畫《中國人的人生》譯為日文,榮獲日本文化廳藝術祭漫畫部門優秀作品獎。

譯者簡介

蘆荻

台大歷史所碩士畢,大隱於市、靜觀紅塵流轉的癡人一枚。

曹雪芹與劉姥姥的愛慕者,...

(展开全部)

目录
序 章  病榻上的前陸軍參謀
第一章  蔣介石是怎樣的人?
空前絕後的日記
在因緣的土地上
兩度日本體驗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委座 使不得啊
就多少有点累眼睛吧~
以新闻采写的文体写成的本书,很难说是一本严谨的历史论著,却充满了人性化的诸多细节。虽然实际的战术价值几乎可以不论,白团对于中华民国(台湾时期)的国防贡献确实添上了重要的一笔。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直到白团按照日本战前的动员法构建了台湾民国的动员体系前,民国居然没有动员体系!(这点值得关注证实)。另外关于蒋介石的世界观,中日关系,冷战开局的情势等问题,也有不少新的启示。
当作历史读物了解当时的历史环境还是可以的 感觉类似于纪实文学 大多都是以采访稿的形式出现。不过可以说是弥补了那段历史的空白
內容編排凌亂,對於參考資料也未交代清楚,與其說是歷史書籍,倒更像是老人間的軼事回憶錄。
政治没有绝对的国家和民族界限,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我的朋友,然后自然会有美化这些关系的一套说辞
真是长见识了,原来冈村宁次不是战犯的原因就是为了台湾而已,对蒋公有了新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