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中國意識的危機的封面

中國意識的危機

林毓生

出版社

聯經出版

出版时间

2020-09-01

ISBN

9789570856002

评分

★★★★★
书籍介绍

《中國意識的危機:五四時期激烈的反傳統主義》是對五四時期反傳統主義的起源和性質所做的研究。這種反傳統主義如此激烈,要求徹底摧毀過去的一切,從各個方面來說都是一種空前的歷史現象。

在社會與歷史發生根本變遷的時期,經常出現反傳統的衝動。新規範、價值的理解與支配,使得許多傳統上視為理所當然的準則和慣例,變得格格不入和難以容忍,人們因此常會要求將它們摧毀。

傳統的「摧毀」具有許多種類,反傳統主義的類型亦見繁多。人們可以抨擊所覺察出的傳統中有害的部分,而不必然要全盤地譴責過去。如果某一傳統內的轉變潛力是巨大的,那麼在有利的歷史條件下,該傳統的某些符號和價值,還可經由重塑和轉化,提供有利於變遷的「種子」,同時還可以在變遷的過程中保留文化認同的意義。

林毓生表示,當建設出可實施運行的現代社會時,從傳統汲取出的文化成分,可以扮演著促進更勝於損害的角色功能。因此,全盤化的反傳統主義,並不必然根生於現代化過程之中或力爭現代性之際。

林毓生,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歷史系榮譽教授。著有《中國激進思潮的起源與後果》、《思想與人物》、《政治秩序與多元社會》、《理念與實踐》等。

目录
感謝的話
著者弁言
前言 班傑明.史華慈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五四時期整體主義的反傳統主義之根源(一)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有机整体结构主义危机,一元论唯智主义“知行合一”危机,传统儒教道德导向认识论缺少独立性认识范畴的危机,政教合一儒法二元论压制政治独立性发展的危机。天人合一?
附录三那篇文章中,陈忠信把ideology翻译成“意缔牢结”非常妙,不知道这样翻译有没有受到牟宗三将其翻译为“意底牢结”的启发
思想家写的思想史。受困于中国传统思想中一元论、唯智论的强烈倾向,饱受传统滋养的五四知识人,在传统秩序(宇宙、政治、文化三重统一秩序)解体的环境下,循着以思想文化解决社会政治问题的思路,全盘的否定了自己的传统。而鲁迅是其中较为矛盾复杂的,他虽站在反传统的前线,但却怀念着旧时代的美好。不过,他提出的药方“国民性问题”既是问题,也是产生问题的原因,陷入了论证上的死结。在传统秩序崩溃,和以思想解决问题的传统思维路径中,中国思想的危机无法真正解除。不过,知识人会以思想为武器是自然的,那么讨论军政要员的危机应对,恐怕更有必要。这是四年之后再一次读,能明显读出其中哈耶克自由秩序,阿伦特讨论反犹主义,和波兰尼支援意识的深刻影响。附录第一篇很有意思,林先生幼年对于中国爱与忧的体验,影响着他对鲁迅的理解。
对于鲁迅的分析过于精彩,相比于对陈独秀和胡适的分析,对鲁迅文本的分析更能揭示出反传统主义者无法避免的困境,对于国家危机的诊断使知识分子不可避免思考中西学之间的关系,两者的不可兼容逼迫ta 们走向激进,而代价也是出自理性的判断始终无法与感性的抒发所兼容。换言之,不确定性带来的展望与怀旧始终难以平衡。怀旧不是念旧,只有通过怀,个体情感才能得以疏解,而这正是激烈的反传统主义所掩盖的一面。
好好好
跟美国和日本的思想史研究大家比还是欠缺深度,颇为可惜,本来同为中国人,应该更能深入理解才对
假装读过
第二遍
主論點有意思也有啟發性,但具體論證頗多牽強之處,作者有觀念先行的傾向,魯迅部分尤其生硬。
最令人动容的是书末口述部分“林先生此时找出《彷徨》中的这一篇,开始念,一度似乎哽咽起来”。读到这,自己也有想哭的感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