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面對大海的時候的封面

面對大海的時候

龙应台

出版社

時報文化

出版时间

2003-12-01

ISBN

9789571340074

评分

★★★★★
书籍介绍

向来有台湾文化界重炮之称的龙应台,辞去台北市文化局长官职后,在人间副刊和《中国时报》上陆续发表其对台湾的文化忧心及观察:〈在紫藤庐和 Starbucks之间〉、〈五十年来家国〉、〈面对大海的时候〉三篇长文,并引起各界关心台湾文化的讨论与回应,声势浩大,不只在平面媒体延烧,网路上更是扬扬沸沸,网友竞相把人间副刊刊载的相关文章转贴阅读,并发表感想,蔚为网路天地难得一见的文化议题讨论风潮。

八○年代曾经以〈中国人你为什麽不生气〉一文将星星之火变成燎原野火的龙应台,这回从官僚制度裡磨练脱胎,以对文化更宏观的角度、延续她向来自剖自省的勇气与理性为台湾文化现状把脉,赞成或者反对,都不能漠视龙应台的新火苗,也不能不动容她对台湾文化的情感。

本书除龙文之外,并收录知名文化人士的回应文章二十六篇、龙应台在北京现代文学馆一场讲演记录,以及来自全球的华人读者写给龙应台的信函。收录文字无分褒贬,只求翔实呈现这场台湾公共论坛上久违的文化论辩。

龍應台

出生於高雄,成功大學外文系畢,後獲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英美文學博士。曾任教於紐約市立大學、梅西學院、國立中央大學英文系、德國海德堡大學,曾任台北市第一屆文化局局長。現於香港城市中文大學客座。

著有《野火集》、《人在歐洲》、《寫給台灣的信》、《美麗的權利》、《孩子你慢慢來》、《看世紀末向你走來》、《乾杯吧,托瑪斯曼》、《我的不安》、《百年思索》;編著有《面對大海的時候》。

用户评论
内力稍欠,其实能写的更好的,有点可惜……但是中二时期的我肯定会特别喜欢
一顿喷21世纪初的民进党政府。前100页是龙应台自己在媒体上发表过的文字,后面两百页则是各方反馈指责赞同反驳。事实上作为一个并不知道阿扁当初到底做了什么,台湾到底发生了什么的大陆人,无法评价这本书里面五花八门的观点。龙应台在序末说,“期待一个视野宽广的华文世界公共论坛的浮现。那怒斥我的、指教我的、鼓励我的文字,我低头感谢,像秋天采苹果的农人,感谢天地辽阔。”
对于文化的态度和辩论的思想不错,但我还是受不了把台湾单独作为国家来看。减一★。好吧,攻击我的肤浅吧。★★★
虽然这本书不容易读,但它使我的思维方式有了突破和改变。
文化是什么? 文化是基于知识的基础上 结合当地的风 土 人 情 一点点积累 慢慢沉淀形成的 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服装 文字 语言 习俗 历史等 就和土豪与贵族是有实质区别的 香港和台湾有着同样的问题 均被殖民过 对家国的概念模糊 只是台湾更加严重点 多了台湾海峡的阻隔 对岸是船票 是乡愁 可望不可及 文中观点 有认同 有不认同 文化的土壤厚实与否 是培养出参天大树的根本 学历史 懂历史 至关重要 不然就会陷入天地悠悠 我从何来 苏格拉底说过 无知是罪恶的根本 他们做出那些数典忘祖的行径 归根到底 是对自身历史的无知 是对自身文化的不自信 就像脱离父母的孩子野蛮生长 归根到底 他们没有了根 所以才出现了家国概念的模糊 迷茫
2022081 代标《说服》。读后感俩字:“佩服”!!!
發揚中華傳統文化義不容辭。台灣和大陸的對立,大多兩岸政治家們的撕逼造成的。兩岸要做的,就是放下意識形態紛爭,共同發展。
以世纪之交下的台湾社会环境大变革为背景,《面对大海的时候》辑录了龙应台的数篇杂文评论,主题涉及对大中华认同、台湾开放格局、全球化应对、城市老建筑活化再利用、本土文化吸纳世界精华的发扬创新等。相比于《野火集》,思辨的逻辑和论证更加有说服力,所触及到的观察面也深入得多。另外,还将一半以上的页张贡献给了文化界知名人士以及普通读者进行交流,能感受到那个年代中,各行各业人们参与公共事务、发表政见的积极性及其意识的独立性。
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