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後人類時代的封面

後人類時代

凱薩琳.海爾斯(N. Katherine Hayles)

出版社

時報文化

出版时间

2018-07-10

ISBN

9789571372693

评分

★★★★★
书籍介绍

隨著人工生命技術日益成熟,人類是什麼?誰又是後人類?

後人類時代來臨,人類與機器的關係將大翻轉?

人工智慧高度發展,人類與機器之間不再存有明顯的界線?

這是DNA精密計算的時代,是人工智慧即將當道的時代,所謂實體信息已分散在茫茫的信號間,我們對於人類身體曾持有的概念,一度消失於虛擬空間中。某些人對於這樣的變化驚豔不已,但若將這樣的概念落載於電腦程式或人類的大腦想像中,卻變成了星際迷航的科幻風格,令大多數的人驚恐,沉溺於外星怪物在太空艙中沉思的驚怖畫面。

當我們逐步成為後人類的這段過程中,知名人文學者的N. 凱瑟琳.海爾斯(N. Katherine Hayles在《後人類時代:虛擬身體的多重想像和建構》書中提出她的精闢見解,將妄想與事實清楚析離,深度研究信息時代的具體現象,成就本書最經典的論述核心。

在技術、文化研究和文學批評的歷史脈絡下,海爾斯為我們展現出被抹去、被遺忘、被忽略之物,將信息想像成一個無形的實體。她從二戰後的梅西會議控制論談到1952年的控制論愛好者及小說家伯納德•沃爾夫(Bernard Wolfe);從自製的概念談到菲利普•迪克的幻覺與現實的文學探索;從人造生命談及後現代小說,探索人類作為控制論系統的意義。

凱薩琳.海爾斯橫跨了科技史、文化研究和文學批評,將三個故事的關連編織起來:信息是如何失去其身體的,亦即概念化為與物質形式分離的實體;仿生人文化和技術的建構;以及控制論論述中的自由主義人文主體的解體。從控制論到人工生命的誕生,《後人類時代:虛擬身體的多重想像和建構》提供了關於你我如何抵達虛擬時代,以及從此處可往何處去不可或缺的記述。

本書內容橫越數個專業領域,既有學術教科書的深度、文學批評理論的推演,亦有科普類科學史的介紹及大眾科幻作品的分析評論,是延續上個世紀徹底實踐跨文學科學「兩文化」的上乘之作,是本評論者驚嘆為耀眼的奇書(dazzling book)。

本書特色

☆後人類時代、人工生命時代、大數據時代的必讀經典之作!

☆勾勒虛實夾雜的後人類景象,梳理各種情境編織成的世界!

☆醍醐灌頂,提點探索後人類的感性層面!

☆賴淑芳、李偉柏雙譯者專文導讀!

凱瑟琳.海爾斯(N. Katherine Hayles)

N. 凱薩琳.海爾斯寫作本書時任加州大學洛衫磯分校教授,現任杜克大學英文系「詹姆士 .杜克」講座特聘教授(James B. Duke Professor)。她擁有化學及英文高等學歷,著有《我的媽媽是電腦:數位主題和文學文本》,並編輯《混沌與秩序:文學和科學的複雜動態》,皆由芝加哥大學出版。代表作《後人類時代:虛擬身體的多重想像和建構》(HOW WE BECAME THE POSTHUMAN: Virtual Bodies in Cybernetics, Literature, and Informatics)已成為文學、人類學、社會學與媒體學等研究領域崇奉為經典之作。

目录
謝辭
推薦語
導讀
序幕
第一章 朝向具體化的虛擬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作业终于快写完了,第一次读书读的如此痛苦。海尔斯跨学科的知识储备真的牛逼,台版译者相较于刘的翻译实在走心,研究文献码得整整齐齐。奈何我是个垃圾,完全hold不住这一会哲学一会信息学一会文学一会数学的叙事节奏,哭辽
網路文化研究-書單
在场/不在场,模式/随机性作为基轴的两对辩证关系动态地互动,像层层缠绕的花绳,通过配对产生新的组合。实体化与身体、合并与铭写,分别指向了物质性、突变、信息和超现实四个后人类的中心主题。后人类虽非为反人类,但也解构了现代以来的自由人本主义假设,鼓动人们对于身体边界的焦虑:自我是不同行动者的拼接,还是作为部分被纳入一个更大的整体中?电脑因为缺少身体而难以拥有人类的体验,对应的问题则在于人类与电脑在本质上如果不是信息处理器又有什么不同?这些问题的答案最终都指向对自我的重新诠释。在这种诠释中,涌现取代了目的论,反身认识论取代了客观主义,分散式认知取代了自主意志。一旦主体不再被视为独立于环境的自我,就不会恐慌于边界被打破时自我的崩溃。稳定、连贯的自我从未存在。正如我们从未现代过,我们也一直都是后人类。
两位译者中有人工智能专家,确实在易读性上要比简中版好,而且人名、书名夹注英文原文的好习惯真的很有帮助,台湾译者也多是从意译的策略来翻译的,好处是符合中文习惯,清楚明白,但也不是没有问题,很多专有名词仍然太生僻,以及,有些英语句子翻得有些奇怪,例如我猜原文是suggest,其实可以翻成暗示、透露、认为吧,但书中全是建议,后接一些文本细读,就有点怪。但瑕不掩瑜。
台版尽管翻译腔很重,但至少没有那么多离谱的错译,而且更注重翻译的规范,在该有的地方都夹注了英文,包括作品名、人名、专业术语,很多术语的翻译也遵循了相应领域的通用表述,做到这些就比北大版要好很多了。
这台版跟北大版自信攀比还挺好笑,翻译的更易懂一点,但也彼此彼此吧。
信息學的部分真是完全看不懂。作者在敘事時常常在小說文本內外跳躍,在談論文本情節前都不加個「在xx小說中」,讓人分不清楚談的到底是小說還是信息理論。翻譯問題也很大,除了被英文文法嚴重帶跑外,有些句子根本不符合中文文法。 Kristeva的名字不是被譯成常用的克里斯蒂娃,而是自己創造的詭異譯名,不像是一個外文系教授會犯的錯。後面幾章頻繁出現詭異的「代理」,完全不合文脈,讓人懷疑是不是把原本應翻成「能動性」的"agency"翻譯成「代理」。總之這個翻譯增加了我理解的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