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逃避自由的封面

逃避自由

Erich Fromm

出版社

志文

出版时间

2002-10-01

ISBN

9789575450335

评分

★★★★★
书籍介绍

2002年新一版一刷,譯者管韻鈴,叢書號不變,仍為新潮文庫37

艾里希·弗洛姆,著名德裔美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哲学家。1900年生于德国法兰克福犹太人家庭,1922年获德国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是二十年代“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纳粹上台后,他于1934年赴美,在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同时,在哥伦比亚大学等学术机构讲学,并先后执教于墨西哥国立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等高校。1980年弗洛姆病逝于瑞士洛伽诺。

弗洛姆的研究植根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他认为人是各自所在的产物,在现代工业化社会,人变得越来越自我疏离,这种孤立感导致人们潜意识下渴望与他人结合、联系。

弗洛姆以深入浅出、平易近人的文笔,创造了大量学术著作和普及性作品,其中影响最大的有《爱的艺术》、《逃避自由》、《健全的社会》、《精神分析的危机》等。

用户评论
读完《The Art of Loving》之后,紧接着读了这本。弗洛姆认为,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里,人有更多自由,但我们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该用这自由做什么。这种迷茫可能令人无助。在中世纪,人的社会地位从出生那刻起就定了。铁匠的儿子还是铁匠,骑士的儿子还是骑士。每个人都知道自己一生的使命是什么。后人看那段历史时期,只看到其中的禁锢,却忽视了这种确定性带来的安全感。一旦失去这种安全感,人就困惑了。民主社会里的人臣服于大众观点而不自知。甚至很多人迫不及待地屈服于新的枷锁之下(佛洛姆举了法西斯和某某主义为例)。我们有了被动的自由(freedom from),但还不熟悉如何运用主动的自由(freedom to)。人只有在自发的活动和爱中,才会更快乐。这两件事让现代人超越资本主义带来的彼此隔离。
自由原本是不存在,教会的存在让我们有了自由的意识。但是脱离了团体所带来的不安全感就好像亚当夏娃吃下禁果一般,无法再回去了。这便是自由的代价。德国的二战是在最民主的法律下发生的。自由的思考和独裁的行动,历史见证了二战也见证了大多数人的选择。
自由与危险同在@CC 1 day 20150206
整个四月都偷懒了一本书都没看完。看的1986年上海文学杂志社内参版。很好读的哲学书,难得有我能读下来并理解的哲学书,也不知道是不是以前的翻译比较容易理解。
人之所以无法自我决定,也许不是听不见内心渴望的声音,而是他对于选择之后的自由状态感到害怕。因为,一旦他选择了而获得自由之后,他就必须负起获得自由以后的责任和伦理,必须对他自己的选择有所交代。
怒打五星!
哲学真是理性思考的终极领域,发现书中的很多观点与我之前修心的结论一致,爱与生产性工作才可以主动与他人以及大自然建立主动性联结,提升心智,完善人格才能达到积极自由。面对问题的时候往往是脑子不够用了,要努力投资大脑,以求对问题进行降维打击的维度不断提高。
👍
还是觉得不错的,虽然是很久以前的作品,但直到现在也并没有觉得怎么过时。译文也相当流畅了。 中心思想其实很简洁明了,从这个角度讲或许读前面几章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