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如何做好研究論文?的封面

如何做好研究論文?

上野千鶴子

出版社

三采

出版时间

2021-03-31

ISBN

9789576585005

评分

★★★★★
书籍介绍

◎本書適用對象 ☑碩博士論文 ☑小論文 ☑課堂報告 ☑論述性報告

◎為什麼小論文、研究論文很難寫?

資訊爆炸的時代下,不管是生活還是學問,都過分強調快速、方便。相較之下,生產出有價值的情報,或是成為有價值的情報生產者變得沒這麼重要。有些人稍微聽了一點報紙、電視等大眾媒體的資訊就一副了然於心的樣子,我把這些人稱為「資訊消費者」。但是,無論消費者多麼精通情報掌握,都不可能變成生產者。而論文就是所有情報資訊生產的集大成,所以我經常要求學生,與其當一個資訊的消費者,不如當生產者。

◎Check!寫出結構清楚、妥當論證的六大論文重點

【寫論文前該有的問題意識】

1. 提問:論文的核心關鍵,而且還必須提出沒有人提過的問題。提出適當的問題,研究說成功了一半。提問有兩個條件,第一個是提出能回答的問題;第二是提出自己能力所及的問題。

2. 原創性:提出沒有人提過的問題,就叫做「原創性」;而了解既有資訊的知識,稱為「素養」。人只要努力就能擁有素養,但原創性需要的是品味。那麼素養和原創性哪一個重要?如果有人這樣問我,我都會回答:兩者都重要,但硬要選一個的話,「有原創性但欠缺素養」比「有素養但缺乏原創性」好一點。

【寫出具有導航功能的研究計畫】

3. 先行研究:保持批判性才不會被既有的研究說服,不是看透已經有什麼,而是看透缺少什麼。別忘了!批判永遠是後進者(late comer)的特權。

4. 研究計畫的十大金律:從研究主題到研究限制的十大要素,學會了,架構就出來了。

5. 沒有一次就成功的研究計畫:專業的研究者一生都在撰寫研究計畫,如果沒有先修正好軌道,錯誤就會一直累積到之後。

【假說和研究方法的靈活運用】

6. 理論假說和實用假說:假說就是,偏見或預判的別名。因為我們無法在完全空白的狀態下開始研究,本來在提問的時候,研究者就已經有定見,問題才能成立。把理論假說套入可驗證的實證命題,就叫做「實用假說」。

7. 兩大分析手法:量化調查能獲得每個問題的統計結果,質化調查則是獲得和樣本數等量的案例報告。

【蒐集並分析資料】

主要針對質化調查的分析提出4大步驟,從觀察、面談、文書或紀錄等語言資訊中,用KJ法和上野式質化分析法做分析。

【輸出】

從論文最重要的目次開始教你怎麼寫,再到細節的格式、適用、註釋、文獻的標記,還有字體與大小等方法。

【傳達給讀者】

輸出完成的論文,還要透過時間掌控與簡報技巧的加強。把自己想像成製作人,用現場發表的機會傳遞給讀者。

本書特色

★中國文化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副教授林福岳,專業審訂專文導讀,實用度倍增

★東京大學名譽教授上野千鶴子,耗費14個月將畢生40年的研究心得和方法系統化

★號稱日本最嚴格的「東大上野講座」,歸納整理出論文的18個步驟、143個具體操作

★學生狂熱支持!從問題提起到口頭報告的流程,讓研究生低門檻、高效率的克服論文障礙的最強工具書

上野千鶴子

東京大學名譽教授

社會學教授、女性學研究第一人。

1948年生,富山縣人。

京都大學研究所社會學博士課程修畢,現任東京大學人文社會學系研究所教授;曾任芝加哥大學人類學系客座研究員、波昂大學客座教授、哥倫比亞大學客座教授和墨西哥大學研究所客座教授。

主要研究領域為女性學、性別學。1994年以《近代家族的成立與凋零》(岩波書店)榮獲三多利學藝賞。代表著作有《上野千鶴子的社會學式文學》、《差異的政治學》、《當事者主權》(與中西正司合著)、《為晚年做好準備》、《一個人的老後》、《一個人的老後男人版》等書,近年來對高齡者問題十分關注。

譯者簡介

涂紋凰

輔大譯研所畢業。曾任職日商,現為專職譯者。喜歡推理小說,永遠都在規劃下一次旅行。近期譯有《日本街角圖鑑》、《東西日本鐵道假期》等書。

個人網頁:qtu2011.weebly.com

賜教信箱:qtu...

(展开全部)

目录
專文導讀 / 成為資訊生產者 中國文化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副教授 林福岳
前言 / 給想做學問的你
Ⅰ 在生產資訊之前
1 何謂資訊?
資訊與雜訊/提問/何謂原創性?/第一手資料與第二手資料/輸入與輸出/只有語言能當作資料嗎?/何謂學問?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嘴搓人怂死宅论文发表前必备读物
译文很棒。
提供了一些做作品的思路以及回应评论的话术,提到上野讲座课堂的时候反复想起我的一位老师,她当初令我遇到了很多aha moment。
緊扣提問、縮小問題,另一重點大概是KJ法(目前看覺得得到很多,不過還在想如何運用)
也是研究生必看,主要講研究思路的建立,不過文筆稍顯隨意
很值得
对于对此知之甚少的人很有帮助。 对真正在搞研究的人来说可能没什么启发性的东西。 还有,许多内容在中国没有可实践性。 最后,写的有一点点随意。
内容很良心,和《写作是门手艺》相互印证的地方非常多,我阅读过程中勾画、标记了很多金句、良句。遗憾的是目前只有台译版本,竖版繁体看的人脑壳痛……
读过上野千鹤子老师的其他书籍,会对这本书感受比较亲切,举的例子也和以前书有些关联。作者从文章的逻辑、研究的过程、研究计划、面谈的诀窍、写作方法和文献报告等方面比较细致的讲解,看完后对上野讲座很动心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