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番头家的封面

番头家

柯志明

出版时间

2001-01-01

ISBN

9789576717383

评分

★★★★★
书籍介绍

本書利用大量尚未開發的一手資料,就土地制度以及人文地理分佈具體呈現清代臺灣族群政治的內涵與運作。作者就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經濟活動的核心場域──平埔族與漢人間的土地權利關係(熟番地權),詳盡考證清代與日治時期的官方、民間史料,深入反省、校正了過去日美學者權威性見解的偏差與盲點,並據以精確分辨各種熟番地權類型,追溯其演變過程。作者更重要的創見在於進一步運用分類學上新發展出來的概念工具,闡明族群政治如何導致熟番地權的變化以及影響熟番地域的分佈與調整,從而開拓了瞭解清代臺灣統治與族群關係的新視野。

柯志明教授,一九五六年生,高雄市人。自留學美國

學成返台任職這十三年間,柯教授一直以踏實、勤勉而專

注的態度從事著研究工作,其研究成果堪稱豐碩,向受同

行的肯定。他曾經兩度獲得行政院國家科學發展委員會的

研究傑出獎,就是最佳的例證。最值得稱道的是,柯教授

治學相當嚴謹,研究成果深具一貫累積性,乃當前台灣社

會學界中少數不可多得的優秀人才。可以預期的,以其對

研究一貫所持的勤勉態度與卓越的學養背景,假以時日,

柯教授自當可成就一家之言。

此次,柯教授以三本專書、並外加十篇相關論文提出

申請。這些著作均環繞著有清以來台灣社會中的一些重要

社會現象,進行著長期貫時性的變遷研究。就個別研究的

課題而言,柯教授的研究成果深受相關學界的重視。譬如

,他有關日治時代「米糖相剋」的研究,即儼然自成一家

之言,受到國內外學者、特別是研究殖民主義者普遍的肯

定,並常有所...

(展开全部)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導論
第一部
第二章 族群政治
第三章 清初封禁下的番漢地權安排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较为详尽。还读了一本《清代台湾土著地权》。
可能是臺灣史研究中理論思辨最精彩的一本書
已借阅,尽快阅读;否则,续借也是麻烦。
清廷、汉人、熟番与生番的四方互动太精彩了,有趣的主题、丰富的史料经有卓识的史家一调理,微观与宏观,事件与结构,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初读,书中给出的生熟界定跟西南边疆治理不太一样,结论暂时有点费解。另外始终不能同意将官府单独拿出来作为能动主体的分析方式,哪怕你用满人都好。。
書名寓意深遠,頭家在閩南語是指老闆/主人的意思,番是指原住民,番頭家指的是原住民是TW的主人。 這本書淺顯來說就是講漢人怎樣在國家政策安排下巧取豪奪原本屬於原住民的土地。這本書最大問題在於它太過強調皇帝的意志,而忽視了文官集團對皇帝的制約。例如雍正丶乾隆對台灣問題的理解都是依賴地方官員上報的資訊來決策,而地方官員怎樣上報就影響了皇帝對問題的認知,必定影響了皇帝的決策。 這方面作者並沒有考慮,結果整個叙事變成皇帝意志的呈現。
熟番地权制度的演变与清政府的治台政策是分不开的。清领台湾之初,清政府因循旧制消极统治,以致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最终爆发朱一贵之乱。雍正年间为整顿治安清理隐匿的田地,采取了首报升科和汉番一例的做法,导致熟番地大量流失,引发熟番集体叛变。乾隆初年虽开始采取措施防堵番地流失,但汉人仍可以通过番业户转卖迂回取得熟番地。乾隆中期随着三层制族群分布制度的落实,熟番成为清政府隔离生番与汉人所仰仗的重要力量。为引熟番武力作为边境守卫,清政府开始通过划清边界、划拨土地与设立专门行政机构等方式保护熟番地权,免除其升科以杜绝熟番地流失的最后管道。然而隔绝政策无法阻止汉人私垦界外,大量难以监控的民间武力集聚界外,终于酿成林文爽之变。平定以后官方实际上默许了汉人向生番地界扩张,熟番的保留区渐居内缘,其任务也调整为对内治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