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義)研究已成當代學術界的主流。過去數十餘年間,有關女性政經權力及身體欲望的論述,屢見不鮮,對兩性關係的認知,可謂貢獻卓著。但多數學者的焦點或集中於時新理論的分疏,或強調當前現象的辯證;相形之下,對婦女史的觀照,顯然仍有不足之處。
本書的作者認知現當代女性研究的迫切性,但更認為唯有透過對古典婦女史的整理,我們對女性命運的「前世」與「今生」,才能有更深入的理解。全書以德、才、色、權四個方向入手,探討女性在道統、教化、情色,及政治各方面的得失經驗。德、才、色、權既是女性進入傳統社會論述的憑仗,也是女性遭受收編或壓抑的藉口。兩性關係的複雜因應消長,由此開始。
劉詠聰博士為中國婦女史研究的後起之秀,本書精選其近年論文多篇,合為一集。全書綜觀歷代女性問題,細審性別與知識、欲望、權力間的運作脈絡。見解獨到,考證周延,堪為近年難得一見的專著。
—————————————————————————
本書收錄論文九篇:(1)〈先秦時期之「女禍」〉觀;(2)〈漢代之婦人災異論〉;(3)〈漢代「婦人言色亡國」論之發展 ——「女禍」觀念形成的一個層面〉;(4)〈漢人對太后攝政之議論〉;(5)〈魏晉以還史家對后妃主政之負面評價〉;(6)〈中國傳統才德觀及清代前期女性才德論〉;(7)〈清代前期關於女性應否有「才」之討論〉;(8)〈清代前期女性才命觀管窺〉;(9)〈《奩史》初探 —— 兼論類書中女性史料之輯錄〉。著者在〈自序〉中說,「德」、「才」、「色」、「權」四個字,基本上涵蓋了本書各文的幾個重點論題,主要包括古人對婦人才德、才命、才色諸問題持的不同意見,以及歷史上「女禍」觀念的緣起和發展。明代葉紹袁提出婦人三不朽的見解,「德」、「才」、「色」的先後本末關係,足以代表傳統社會的價值觀念;著者在三不朽之後加上「權」,使居末席,因為傳統社會不提倡婦人追求「權」,按理應該放在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