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躁動的帝國的封面

躁動的帝國

【美】文安立

出版社

八旗文化

出版时间

2020-02-26

ISBN

9789578654914

评分

★★★★★
书籍介绍

乾隆年間,中國曾處於全球外交的中心,國力鼎盛,海內外承平。20世紀改革開放至今,中國又站上一個新的頂峰。未來的中國它會何去何從?它重返盛世之路是暢行無阻亦或是窒礙難行?有國際關係和中國近現代史背景的文安立,他認為:中國在這從帝國轉變到現代國家的250年,其中多次的內部動亂與躁動的對外關係,已給出答案……

目录
緒 論 帝國
第 一 章 蛻變
第 二 章 帝國主義
第 三 章 中國與日本
第 四 章 共和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副标题: 從清帝國的普世主義,到中國的民族主義,一部250年的中國對外關係史 ”改了,“从乾隆到稻姿小郞的中国与世界”。
读晚清部分,讨论的面很广,但少有深入讨论。可能作者最拿手的还是冷战史。
很一般的中国史作品。越到后面越充满西方自以为是的优越感出发的视角,十分叫人恶心。
世界史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史,作者的研究因循“冲击-回应”模式,比较强调西方冲击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从乾隆时代朝贡体系的逐渐失控,到晚清在世界潮流中的对抗、挣扎、被迫互动,从国民党对世界体系的融入与利用,到共产党对国际社会的摈弃、孤立、重新融入……如果说国内史著过度强调了中国发展的内在力量,此书则过度强调了中国发展的外在力量。在这方面,德国史家于尔根·奥斯特哈默的《中国与世界社会:从18世纪到1949》则处理的好得多。
查漏补缺,从1750年开始讲现代史当然比从1840年开始讲更有意义,大清不是不想贸易,只是想独占贸易。从华南作为“边陲”的角度看待清英战争落败对民心的带来的影响,这个记忆点印象很深。战争给平民带来对“世界局势”的强烈直接想象和体验。不过,1830s-40s仍然是个“前超媒体”的时代,身处在战火中的人民对“世界”的通讯联系相比于今天是极度有限的。又,作者在挪威北部边境附近出生,该地区传统上是靠近沙俄/苏联的战略地带,这个地缘地理也值得留意。
两种立场,两种表述。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总要给自己辩护一下的或者替自己的立场辩护一下。不过有句老话说的还是好,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从现代性角度讲述中国过去两百年历史的海外学者委实不少,但能适时引进且不做删减处理的绝少,本书也不会例外。文安立以晚清以来中华外交和国际关系视角为核心(也能兼顾经济、军事、文化等不同侧面)切入的这本中华史,必然会因其对上世纪50-70年代以及80年代末诸多大事件的反思和对毛长期主导的孤立主义对外政策的批评受到诸多非议,更不要说民族(粹)主义抬头的当下对西方解读的排斥。但真正通读完全书应该不会被那些偏见轻易误导(这偏见既包括读者本身固化的历史认知,也包括作者不可避免的西方视角),尤其对基本史实的回顾和总结多有亮点。真要说不足,其实不在基本史实或史论,而在最末一章对未来走势的分析。本书成书于十年前,史料和数据均截止于2010年,故而未能看到近十年来内政外交之变,所以真正意义上的躁动如今仍在继续。
懂得都懂
泥沙俱下,受众与思路比内容有趣。
充满偏见。浮光掠影,只是传播流言,似是而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