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這是愛女,也是厭女的封面

這是愛女,也是厭女

王曉丹

出版社

大家出版

出版时间

2019-06-30

ISBN

9789579542760

评分

★★★★★

标签

政治

书籍介绍

厭女是一座牆,有人說這是保護,但它更是一種禁錮。

為何這座牆比我們想像的更牢不可破?厭女又如何以愛女的面貌現身?

厭女,是全球女性主義共同面臨的最新課題。本書是首部完整論述台灣厭女現象之作,剖析了厭女網絡的成因與運作機制,以及那些關於困惑、猶疑、折損的故事,並尋找可能的突圍之道。

為何時至今日,厭女仍然是問題?或許有人認為隨著女性地位的提高,厭女已經不再是問題,然而當代持續存在的厭女現象告訴我們:在女性主義已經具有影響力之後,反而引發厭女網絡的反撲與懲戒。厭女不僅依然存在,而且更為頑強。

新的情況,需要新的應對方式。在傳統父權體制透過流行文化不斷傳播、變形的同時,女性主義也必須提出新的策略與論述。

厭女不是少數人個人的極端情緒,厭女也並不意味著占一半人口的男性憎恨女性。厭女比我們所看見的更幽微、更複雜,也比我們想像的更根深柢固,厭女的機制與邏輯滲透到人們的自我、關係與社會網絡,進入性、身體與情感連結之中,造就了厭女網絡。

厭女網絡採取兩手策略的操作方式,區分「好」女人與「壞」女人並分而治之,透過拉攏「好女人」、懲戒「壞女人」,使女性因為被懲戒而神傷,或因為被拉攏而得意;拉攏與懲戒更可能產生相互加乘的效果,進而鞏固厭女網絡。

本書的重要論點在於,厭女有另一個面向,那就是愛女,厭女經常以愛女的樣貌表現──「我是為妳好」、「我是因為太愛妳」、「我是不能沒有妳」、「我是為了我們的未來努力」,這種不將對方視為主體的單向度的愛,其實就是──厭女。愛女,並非厭女的解方,互為主體的協商與成長,才是克服厭女的良藥。

本書分為上、中、下三篇,上篇「單一結構」解析厭女網絡中透過關係界定他人、控制他人、將他人視為客體的各種機制、邏輯與論述;中篇「兩難困境」書寫厭女網絡之中的個體處境,追問愛女/厭女的一體兩面,為何╱如何讓女性難以看穿、無法站出?下篇「多元協商」則論述多層次、多面向、嘗試突破厭女網絡的突圍行動。

厭女,正從現實與網路、小說文本與社會事件無孔不入地襲捲而來。全書分析的厭女案例包括:父權家庭中的女性角色、反同運動、性暴力受害者、女性從政者、族群與性別,PTT母豬教、性私密影像與報復式色情、解放乳頭自拍,以及《水滸傳》、林奕含與《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八里雙屍案與《黑水》。

理解與拆解厭女現象,正是告別厭女的第一步!

■ 本書重要焦點如下:

──父權家庭如何懲戒「不合格」的妻子、「失職」的母親、「不孝」的女兒、不進入家庭的女性、以及多元性別的女性?反同運動如何忌性、恐同、厭女?

──女性政治人物為何面臨在性別角色和政治角色間進退失據的困境?中性化是不是一個好的策略?在性別與族群的愛厭交織中,媒體如何展現能動性,促發性別平權?

──「母豬教」和「報復式色情」如何將女性客體化、工具化?「解放乳頭」的倡議,要將乳房去情慾化或是再情慾化?

──《水滸傳》為何是一個厭女文本?林奕含與《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指出了哪些權勢性交受害者的困境,以及受害者自我的複雜與兩難?八里雙屍案的報導與判決書顯露了什麼樣的厭女情結?與《黒水》又該如何對讀?

──新時代需要什麼樣的情感教育?如何以「主體愛」補充「匯流愛」?

名人推薦

成令方╱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教授

官曉薇╱台北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

陳宜倩╱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教授

畢恆達╱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游美惠╱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教授

楊芳枝╱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教授

——齊力推薦

目录
【導論】告別厭女──在情感與關係中琢磨自我(王曉丹)
▎上篇 單一結構
我說妳是妳就是──PTT「母豬教」中的厭女與性別挑釁(余貞誼)
無人加害、純粹活該?──女性數位性私密影像如何成為厭女的報復式色情(方念萱)
必須「賢淑」──五種父權家庭拒斥的女性(姜貞吟)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购于台北女书店 喜欢最后三章 11 12 13
特别喜欢隐私影像、房思琪、性暴力、荡妇、情感教育的几章,比较有收获。性暴力也好,公布传播女性隐私图像也好,看上去是强势/弱势、主动/被动、能动/脆弱的二元对立,内里终究是权力结构的霸权问题,从性别歧视一路到厌女,力图对[不贤淑]的、[非圣母]的、[起身反抗父权制与非异性单偶制]的女性进行“去人化”贬抑,双重标准对待,用赞扬[贤淑圣母]表达己方爱女当做遮羞布,实则一切为了延续异性恋父权制。
結合近年來臺灣社會厭女現象的在地化理論實踐,涉及厭女文化,強暴文化,種族与性別,身體與性別等諸多面向。由於語言及傳統的相似,對當下中國的性別實踐很具啟發和參考性。如第一章對於“母豬教”事件的剖析,也可置於當下“田園女權”的脈絡之中。
整體感覺不如凱特·曼恩的那本書好,但有幾篇蠻好。
在爱女与厌女这件事上,陆台与东亚其他地方都有惊人的相似性。尽管本书的大多数篇章都以台湾本地的现象或作品为例,却总能从上窥见飘荡在大陆上方的“恶魔”的身影。从PTT的母猪教到大陆男性居多的论坛上令人作呕的对女性的恶意称呼,从台湾本地女性私密照片的曝光到大陆某校学生造谣女同学。真让人喘不过气来。 读其中写林奕含的几篇时,不愿重读的《房》的片段再次被重温,拆解与分析,只觉得当时阅读的困顿与难过再度袭来,不知该说些什么。
滿分!台灣女性主義(學術的)本土化太強了!太前沿了!其中很多議題對大陸厭女/愛女雙重矛盾的現象有借鑑和反思的意義。
。。。
从《厌女》➡️《不只是厭女》再到此书,算是比较清晰、多学科地角度理清了性别歧视和厌女这两者的功能和运行机制。本书集合的论文都非常棒,有空再重读吧。
本书是对台湾以社群媒体为主要阵地的第四波女权主义运动、父权反扑和将女性分而治之的厌女机制的潜行幽灵极具当下性的分析与论述。论文内容涉及母猪教(对应大陆“女拳”)、色情影像与数位暴力、被迫让位于传统文化守卫的性别议程、性侵害犯罪防治法里假设受害者作为个人自由主义治下bounded self的认知谬误、在肯认脆弱性的基础上对二元对立化约论的摒弃、以情欲化方式争夺性权对女性能动性的高估及对异性恋性别政治定义下“情欲/性感”实践规范的复制和再生产……为理解当代性别平权的诸多实践提供了扎实的理论指引。虽然有些地方并没有继续深入挖掘(可能是小心谨慎的学者作风所致),总体上还是值得一读。recom 第六、十一、十二章及最后的座谈会记录。
打破拉拢与惩戒,突破二元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