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鄉土香港的封面

鄉土香港

華琛(James L. Watson)

出版时间

2011-06-30

ISBN

9789629964689

评分

★★★★★
书籍介绍

本書是一部對中國人類學華南研究具有啓發性意義的經典著作。

兩位來自美國的人類學學者,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來到香港元朗新田及厦村居住,近距離觀察文氏及鄧氏兩個宗族的文化傳統,從人類學角度探討當時兩個鄉村的社會結構、性別差異及宗教禮儀。他們分工合作,紀錄及研究鄉村中男女的性別地位及等級觀念。

隨着新市鎮的興建,新界地貌已變,書中提及的某些小村落也從此消失,許多傳統禮儀不再流行,本書通過資料搜集呈現當年鄉村生活的各種精神活動,如過繼習俗、祭祠、結婚儀式及葬禮禁忌等這些已漸被遺忘的廣東鄉村禮儀。本書是本地歷史的獨特紀錄,其中理論更啓導了不少後學。

書評

這是一本值得關注及讚賞的非凡著作。它概述了兩位世界級學者的成就……他們對本土生活有著濃厚的興趣,對其研究的社區也充滿熱愛,這與強調全球流動性的新一代民族誌研究迥然不同……華琛及華若璧細膩又敏感地突顯了那些標誌着中國人類學重要時期的分析性議題及歷史證據。

── 蕭鳳霞 (美國耶魯大學人類學系教授)

作者大大超越鄉村的局限,在其有關命名或信仰與禮儀的相關性等經典文章中探討了中國文化及社會的根本面向。本書不僅是了解新界鄉村社會的重要讀物,也令人深刻理解塑造這個鄉村社會的更廣闊的文化及歷史力量。

── 孔邁隆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人類學系教授)

著者:

華琛,哈佛大學人類學系教授。

華若璧,哈佛大學人類學系高級講師。

譯者:

張婉麗,曾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及香港公開大學,現為自由譯者。

盛思維,曾先後在香港中文大學、美國芝加哥大學、香港大學修讀中文及翻譯、東亞語言及文明、文學及文化研究。現於香港公開大學教授翻譯學士及碩士課程。

審校者:

廖迪生,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副教授及華南研究中心主任。

目录
序 ix
地 圖 xiii
資料來源 xvii
第一部分 導 讀
1 香港新界田野研究(1969–1997) 1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作者對新界圍村的觀察非常深刻,描寫傳統儀式細緻,而且把團體內的心理特質都寫出來了。兩名老外在新界住十年八載,比不少香港人一輩子對新界的理解更透徹。
人類學家對華南社會的分專題研究。可見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的田野調查中,還能找到不少傳統社會組織、習俗和文化的遺跡。讀這本書緣於另一部著作。起初是因為在趙世瑜的《說不盡的大槐樹》一書中指出,在國家認同和國家禮儀推行的過程問題上,科大衛、劉志偉等學者與華琛等學者(具體在本書第十二章)有著不盡相同的觀點。本書作者認為,一方面國家會引導建立一個認同框架,下層整合則有較大的靈活性,因而被宗族用以強化其在所在地區的合法性。
比較淺薄的介紹,而且距今有一段時間,宗族當下的祭祀、婚葬活動都需要再考察。以及當下鄉村和城市在香港的界線究竟如何,urbanization如何影響tradition lineage families needs to establish a lastest research⋯⋯
十分old school哈哈哈
赞一下ecnu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为了给俺找这本还未上架的书,真是翻箱倒柜啊!性别部分只能打三颗星吧。
关于葬礼风水那几章甚至比哭嫁歌更狠的体现出“第二性”在父权制宗族体系下的悲惨境况,都能想见如果是华人写这会写的多春秋温情了,也只有老白的外部视角才会就这样平铺直叙。最后关于港市区人与农村人对于“长毛鬼”恐惧的区别,前者自比长毛鬼恐惧借来的时间借来的城市被还回,后者始终占有土地城市是过客不关心不在乎只恐惧传统宗族亡魂,也几乎对应了你港近些年的光谱分布,是我一直想找的特殊城市中“城市”与“乡村”差异的视角,爱看。
涉及面很广,组织、性别、宗教、宗族等等,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挺有意思。
看见一个华琛的讲座,想起了这本书,这书里有关天后的讨论是最重要的,所谓的华南学派理解“何为中国”的一个关键点,有关的争论也很多。顺嘴一提,华琛好像还是闫云翔的老师。
是一本Waston夫妇合著的论文集,主要围绕上个世纪60、70年代的HK新界的两个村展开的人类学研究。丈夫主笔社会运行和丧葬民俗的部分。妻子主笔女性相关的部分,包括哭嫁、哭丧和女性社会地位等内容,有一定的女性主义理论介绍。总的来说,丈夫书写的行文与内容比较精彩。虽有不少重复的部分,整本书仍是不可多得的、有关那个时代中国边境的记录。特别是从第三者的角度来看,更有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