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再造的祖先的封面

再造的祖先

馬健雄

出版时间

2012-12-01

ISBN

9789629965013

评分

★★★★★
书籍介绍

1950年代,在建構合法性和穩定邊疆的內外需求下,國家開展了民族識別工作。中緬邊界上的「倮黑族」被改稱為「拉祜族」。然而,被改變的不只是名字,其族群的身份和歷史也被重新改寫:世代生活在西南邊疆並一直與漢人抗爭的「倮匪」,被替換成一個虛構的,從青海而來且與漢人友好共處的「拉祜族」。

拉祜身份替換的例子獨特且意味深長,其背後是知識在國家權力的籠罩下層層扭曲的過程:為配合國家的民族識別工作,歷史學者建立了一套中國民族史論述,確定了漢族的先進性及民族大團結的基調;拉祜族的知識精英依據這套論述,主動為族群塑造了一個符合國家需求的身份;而這種被再造的身份,在知識的多向流動中進入了拉祜村民的日常生活,逐漸替代了族群真正的身份和歷史。

作者經過十五年連續的田野調查,結合全面的史料梳理,剝離出在邊疆政治格局變化與國家主體性建立的背景下,「拉祜族」被邊緣化和重構的過程。同時,通過挖掘「倮黑」在與漢人和官軍的對抗中興起、遷徙的歷史,作者試圖為這個族群找回原本的信仰和身份 。

「希望這本書的讀者們在瞭解了那些塵封在官修史書背後的人們、他們的歷史和命運之後,或許能夠呼出一聲歎息。直到今天,南柵佛房的廢墟仍然靜靜地躺在森林中,沒有人將它與仍舊生活在這裡的人民聯繫在一起。」 ——馬健雄

馬健雄,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助理教授。長期在滇緬邊疆從事人類學田野調查。研究興趣與範圍主要集中在族群理論、親屬制度、宗教運動、西南邊疆史、中國西南與東南亞高地的少數民族社會與文化等方面。

用户评论
在批斯科特之前建议先读一读Schendel02年那篇文章 哪怕只是摘要呢 ;)
@慷慨歌燕市 谢谢赠书
人类学研究中常见的问题,即无视历史的存在却在奢谈“文本的脉络”。
读起来很舒服
前面理论部分很好。(虽然只是把王明珂的相关论述复述了一遍)
在普洱吃了一个类似大排档的餐厅。人很多,都是本地人,桌子很矮,半室外的棚子。点菜的小伙少数民族听不太懂汉语。有个特色菜就叫拉祜小炒,查了下才发现这家是拉祜族特色餐厅,当然了百科告诉我拉祜就是古羌族,从青海来。然后误打误撞看到这本书,读完觉得逻辑性稍弱,但是结合我在云南所见真有奇异的感觉。回想那拉祜餐厅的美味,特别好吃,也特别野。
非常拓展边界感,对于理解边疆、拉祜族,理解国界划定和云南边疆政治、经济大有帮助。能够把我在旅行中见到的山川、渡口、村落、佛寺、大江、傣族人、拉祜族人和各色地名、一些意味深长的细节凝聚在一起,给予全新的理解角度——是一本非常精彩的经由田野调查和大量查阅档案、史料而书写的人类学著作,一个云南人能够在晦暗不清的历史长河里走得那么远,让人欣赏和佩服。
思路清晰,叙事流畅,细节详实
有理有据地分析了国家意识形态对没有文字记载的民族历史的塑造。
也算是拓宽知识面,民族建构本无新意,但云南情况原本丝毫无了解。还是要抽出时间把华夏边缘读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