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學在近世日本,經歷過受容、懷疑、批判和否定的激蕩史。其被利用、排擠和摒棄的角色變換軌跡,凸顯了江戶學界的「道統」自立願望和「去中心化」焦慮。由於脫「朱子學」意義上的「脫儒」,與「脫中心化」互為表裏,因此,這一看似思想史問題的後面,實蘊藏著極其複雜的社會歷史背景和區域關係糾葛。由「明清鼎革」所帶來的「華夷變態」說,誇張了禮教「華夷秩序」在東亞地區的震盪烈度,顛覆了歷時彌久的「中心-邊緣」體系,便利了日本「實務主義」與「民族主義」的聯袂登場及「去中心化」之「中心化」的夙願達成。當代表新知識體系的「洋學」與「國際公法」構成了新的權威依據時,脫離「儒教」則必脫「支韓」,脫離「支韓」則必須「脫亞」的邏輯,通過明治政府的對華軍事行動庶幾得到了展開。
韓東育
1962年生。東京大學博士、博士後,東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院長。主治東亞思想史學。歷任東京大學客員研究員、日本學術振興會外國人特別研究員、日本九州大學人文科學府講義教授、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訪問學者。現為中國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評審委員會委員、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科學文摘》編委、吉林省歷史學會會長。著有:《天人‧人際‧身心:中國古代「終極關懷」思想研究》(1994)、《日本近世新法家研究》(2003)、《道學的病理》(2007)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