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哀悼日記的封面

哀悼日記

羅蘭.巴特 Barthes, Roland

出版时间

2011-01-13

ISBN

9789861204833

评分

★★★★★
书籍介绍

母親是羅蘭.巴特的最愛

在她過世後,他用生命寫下了這些手札…

330篇生前未發表札記

一部獻給母親的戀人絮語

1977年10月25日,巴特母親逝世的翌日起,巴特將自己對母親的思念之情--他的喪慯--隨手誌於紙片上。

喪母劇痛,讓巴特面對自己的死亡,也重新思考遺忘、勇氣、時間、書寫等許多生命課題。他照常上課,完成許多寫作計畫、旅行講學,與朋友談笑,不讓人察覺他的悲慟,只有在日記裡,他卸下了武裝。他不再是理路清晰、言詞犀利的批評家、語言學家,而回到「家常」,回到血肉:一句話、一個畫面、一張照片都能讓他淚水潰堤。

書中330篇按序編入的文字,讓我們看到一個惶惑、恐懼、糾葛的巴特。他充滿矛盾:他渴望孤獨,又需要朋友;他悲傷得萬念俱灰,卻能神智清明地審視自己;他不斷對語言的限制與虛妄提出質疑(即使書寫達到極致仍是徒然),但他唯一的救贖--也只能是書寫。他想掙脫悲慟,重拾平靜;一方面又樂於沉溺其中,因為只有在悲慟之中,他才能與母親同在。

這本日誌有助理解巴特的思想,及同時期作品如《明室》等等,它們是巴特於喪母心情影響下所撰寫的,而其源頭就是《哀悼日記》裡的札記。

羅蘭.巴特

( 1915/11/12-1980/3/26)20世紀最重要思想家之一。法國新批評大師,是繼沙特之後,當代歐美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大師,也是在蒙田之後,最富才華的散文家。巴特是以結構主義觀察文化現象的先驅,並將符號學推向法國學術界的前沿,勾勒出結構主義「文學科學」的藍圖。巴特對於馬克思主義、精神分析、結構主義、符號學、接受美學、存在主義、詮釋學和解構主義等等皆有極大影響,應用更廣及電影、廣告、音樂、時尚、設計、建築等領域。

用户评论
翻來覆去地讀
只有哀悼,没有日记,所以哀痛也被解构得分崩离析。
絮语
深情莫名。
感人肺腑 母亲就跟恋人一样 在诺大无人的房间里 看着一丝不苟的家具 却再也不会用的哀愁 作者去便利店里买东西想起母亲那段很感人
日记本身像巨大创伤被撕裂后掉下的碎片
回归故里里提到的
有人说:时间会平息哀痛。—— 不,时间不会是任何东西消失;它只会使哀痛的情绪性消失。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服丧日记,太私人化了,很难共鸣。如巴特所言:悲恸是自私的,我觉得这本日记没有出版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