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亞洲教父的封面

亞洲教父

周博

出版社

天下雜誌

出版时间

2010-01-18

ISBN

9789862410981

评分

★★★★★
书籍介绍

1996年,也就是使東南亞經濟大逆轉的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前一年,《富比士》雜誌(Forbes)在其公布全球年度最富有個人排行榜上,東南亞地區商業鉅亨在排行榜前二十五名中佔了八位,在前五十名中則佔了十三位。對整個地區所有經濟產出加起來都無法超過一個全球五百強私營企業的東南亞而言,其首富人數卻在全世界最富有的二十五人中佔了超過三分之一。這些人就是亞洲教父的先鋒,每位名下都有超過四十億美元的資產,其中包括了李嘉誠、郭鶴年(Robert Kwok)、謝國民(Dhanin Chearavanont)、林紹良(Liem Sioe Liong)、鄭周敏(Tan Yu)、郭令明(Kwek Leng Beng),以及一群擁有十億到三十億美元資產的商業鉅亨。

整個香港和東南亞的經濟實際上只由四十到五十個家族所主導。這些家族的經營事業跨足銀行業、地產業、船運業、糖業、博弈業到伐木業。巔峰時期,全世界最富有的二十五個家族中,來自東南亞的家族就佔了八個。

對比這些富商所生存的國家而言,這些極為有錢的鉅商們似乎形成了一個令人尷尬的強烈對比。

本書帶大家一覽亞洲商業大亨們的世界。包括香港首富李嘉誠;賭場大亨、也是十七名子女的父親何鴻燊;馬來西亞雲頂高原遊樂區創始人林梧桐;印尼的幾位銀行家,以及由工友變成菲律賓菸業大亨的陳永裁。

透過這些神祕且迷人的大亨生活背後,作者周博深入探討這個擁有五億人口區域當中的經濟和政治問題,帶領讀者了解巨亨們何以對當地經濟造成影響,如何度過亞洲金融危機,同時揭露隱藏在權力、與巨大財富背後的種種驚人事實。

周博 (Joe Studwell)

資深中國事務觀察家,在歐亞各地擔任自由撰述、經濟學家及媒體主持人長達十年,作品散見《經濟學人》、《經濟學人情報中心》、《觀察家雜誌》、《亞洲商業誌》。1991年至2000年間常駐香港及北京。著有《中國熱》(The China Dream)。

目录
第一部 往昔教父
1. 故事背景
第二部 戰後教父
2. 融入角色
3. 掌握核心現金流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台式翻译理解不能 而且竖排版读起来十分令人崩溃 而且感觉似乎没有经过校对。。
得到听书 特征画像:无论是在殖民时期还是后殖民时代,亚洲教父都是依附于政治权贵,靠特许经营权获得垄断利润。他们在文化上拥有高度适应性,靠核心现金流建立起庞大的商业帝国,并且都是融资高手 亚洲教父是东南亚经济增长的受益人,而非增长的驱动者;他们的成功依赖的是政府给的特别人情,而不是企业本身的市场竞争力。说到底,亚洲教父只是寻租环境下的精明生意人,他们无论是在企业管理还是在人才培养上,都没有特别的建树。不少教父捐款做善事,但大多只是为了投资“身后名”,他们本身并没有在社会层面“立品” 对于东南亚地区的发展困境亚洲教父不是第一责任人。毕竟商人的任务只是赚钱,政治家的任务才是保护社会利益。一些东南亚国家还没有真正脱离殖民时代,没有一个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政治精英阶层来为整个共同体的命运负责
东南亚(含香港)寡头资本主义的很好简介。翻译减一星。
怎么说呢,开了眼界?
"The only problem with legal business is that the money is too difficult to make - the margins are too low." - Lord of War
毛线
柳传志。
读完全书感觉就是不同国家的不同教父(卡特尔)利用不同手段进行垄断经营,而且在作者看來,这些商人除了垄断无任何特点。读起来平淡无奇,书名给人以标题党感觉。翻译得不够好,不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读起来不顺畅,也不利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