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債的歷史的封面

債的歷史

David Graeber 大衛.格雷伯

出版社

商周

出版时间

2013-08-31

ISBN

9789862724361

评分

★★★★★
书籍介绍

◆《紐約時報》、《法蘭克福彙報》譽為「時代的啟示錄」!

◆《美國彭博社》、《英國金融時報》等各大財經媒體關注討論

你知道嗎?早在貨幣出現前,人類就已經背負債務!

◆近年來反省金融危機最透徹根本的著作!

佔領華爾街運動的精神領袖

大衛‧格雷伯 David Graeber

探究國際金融經濟的重量鉅作

一部令人驚奇的人類故事

以債務關係的重述人類歷史和社會

帶給陷入金融危機的世界全新啟示

債務是了解現存金融體系的一扇門,是債務造就了今天的市場。如今面對這場嚴峻的全球金融危機挑戰,迫使我們必須釐清究竟什麼是債務?

經濟學家告訴我們一個神話:古早的人類活在一個以物易物的社會裡,為了方便交易,人們發明了金錢,接下來發展出銀行和信用。

人類學家研究卻發現,早在貨幣出現前,人類就已經背負債務。原始社會的債務,用以估量人與人、人與社會,乃至人與宇宙之間的關係。本書從人類歷史中犯罪和賠償、戰爭和奴隸、債務和贖罪的故事開始談起,試著揭開債務規則神祕的面紗。

格雷伯嘗試將歷史分成四個階段:早期的農業帝國(3500-800 BC )、軸心時代(800 BC-AD600 )、中世紀(AD600-1450)、大資本帝國時期(AD1450 -1971)以及現在的金融世界,並以人類學的角度解析債務和人類社會之間的關係:貨幣是國家或政府用來控制社會,貨幣的作用便是量度債務,金錢的使用好像是一個龐大的記帳系統,當債務危機出現就會引致戰爭之後,然後統治者便會摧毁這些帳簿,並將土地歸還它的擁有者,以紓解危機。

《債的歷史:從文明的初始到全球負債時代》 是一部博學、宏觀,且能激發討論的作品。作者從人類學、經濟學、社會學,以及法律和人類行為等各種角度,探討債務本質。並用「債務關係」嘗試重新書寫及詮釋人類的社會和歷史,也提供現代金融制度不同的反省角度。

大衛.格雷伯 David Graeber

美國佔領華爾街運動的發起人之一,《美國商業週刊》稱他為華爾街佔領運動的重要領袖。他的論述將這場被視為擾人的街頭抗爭,變成全球矚目的抗議運動。格雷伯發表的運動口號:「我們是99%。」(We are the 99 percent),撼動了長期由極富人口壟斷社會資源的美國。

曾任美國耶魯大學助理教授。現任英國倫敦大學(Goldsmiths, University of London)人類學教授,並於二○○六年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演講,被譽為「型塑文化本質論述的傑出人類學家」。二○一一年更被美國時代雜誌評選為年度百大風雲人物之一。

著有《民主計畫:歷史、危機與運動》(The Democracy Project: A History, a Crisis, a Movement)。二○一一年出版的《債的歷史:從文明的初始到...

(展开全部)

目录
第一章:道德的混淆
第二章:以物易物的經濟學神話
第三章:原始債務
第四章:殘酷與救贖
第五章:經濟關係中的道德基礎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不知所云
缺点是很啰嗦。但带来的思潮很汹涌。
當初修研究所課時讀的書,其實滿困難的,但把債的歷史爬梳是我自己以前沒想過的事情,感謝景觀所的課。
格雷伯和莫斯/萨林斯/波兰尼那些人之间的张力,结合格雷伯无政府主义下“个体积极的直接行动”这个主张倾向,怎么理解“经济嵌入与社会文化之中”以及“资本主义(M-C-M变成C-M-C)不是唯一 但在话语上成为主导的社会关系的描述符号”?格雷伯和萨林斯在这个角度上应该是一致的吧——社会关系先在于经济关系,而在当下的经济关系中仍然有社会关系的存在,但更多地用经济关系的语言来描述。在萨林斯那里,这件事情是国家对资本主义的干预 工会 等资本主义的自我抑制;在格雷伯这里,这是由于经济关系的描述方式,债权人对债务人的责任+“债务人回报的感激之情和人情往来”变成了债权人对债务人的特权+债务人砸锅卖铁卖孩子也要归还的义务。资本主义作为interpretation是继续了还是断裂了社会关系?分歧点是这个问题吗?
最近读的最有启发的一本。
内容很好,但编辑真的能气疯我这种小气鬼:很多错字漏字重复字,导致句义不清;虽然两部分的译者不同,但一些简单明显的翻译没统一,例如提夫族/蒂夫族,甚至同一个译者的同一个词相隔两句都能出现两种译法。。关于内容,作者从反驳“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和“以物易物”的货币发展史“常识”出发,指出奉假说为绝对权威的荒谬和普遍的自觉丧失。但还是没有离开自利的框架,只是列出除了交易之外的自利的其他形式,这一角度本书并没有提供更多可能。。关于刘瑞华在推荐序提出的书中没有正面回答“私人为何负债”的问题,我认为法国侵略马达加斯加的方式、“全民食利者”、为维持生活而贷款等部分已有回答,相反,书中没有正面探讨“贪婪的尽头”,我觉得这才是债务源起的关键之处,尽管揭穿了国家、战争和市场的暧昧,但贪婪和无休止的霸占究竟为了什么?
这本书其实组织得不怎么好, 后面读起来还感觉有点乱, 不过有些观点挺有意思: (1)以物易物不是原始状态, 债才是, 欠条逐渐具有了货币功能, 但是大规模使用的货币还是靠国家推广(给雇佣军或远征军发军饷); (2)债(广义的)把人们联系在一起, 没有债社会就无法形成; (3)存在无国家强制执行契约的单靠信用的市场(阿拉伯海上贸易), 国家强制执行契约是威尼斯人造的, 这样就不是自由市场了; (4)绝对私有财产是古罗马人从奴隶制实践中提炼的; (5)Adam Smith抄阿拉伯人抄了半吊子, 再跟欧洲的情况杂糅一下; (6)古人都意识到不会有无限信用, 但是货币脱离金本位后就在逻辑上创造了无限信用的可能, 然后世界就不好了; (7)资本主义不断制造它会永续的宣传并剥夺人们对其他经济模式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