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殤魂何歸的封面

殤魂何歸

何幸真

出版社

秀威資訊

出版时间

2020-03-01

ISBN

9789863267867

评分

★★★★★

标签

历史学

书籍介绍

明建文四年,燕王朱棣攻陷南京,從姪兒建文帝手中奪得皇位,成為後世所知的明成祖。這場戰爭不僅扭轉了大明帝國的發展方向,更使建文朝相關議題成為一種禁忌,仿如暗影般籠罩整個明代,既困擾著成祖以降的歷任統治者及其臣民,也深刻影響了明代政治、社會、文化的運作和發展。

從永樂到南明,明代的官方與民間如何記述建文朝?本書嘗試探討明人對建文朝的歷史記憶,隨著時間推移如何被形塑、操縱、延續和遺忘,及其於不斷演變下呈現的樣貌與時代特色。曾被政治力量壓制的歷史記憶,其復甦與再續從來都不只是單純因為「人民永不遺忘」,而牽涉種種當代的現實需求及所欲突破的困境。隨著官方控制力的減弱,許多聲音逐漸加入這個「搶救」與「修正」該段歷史的場域,而各方角力的勝敗消長,其實也是明人認知自身處境、建立自我認同的深層反映。

本書特色

1.本書榮獲「郭廷以先生獎學金」獎助,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

(展开全部)

目录
出版緣起
序/朱鴻
緒論
第一章由暗化明:靖難後至弘治年間(1402-1505)
第一節革除、扭曲和隱沒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干得漂亮!”
读的论文, 以前看思想史觉得,思想史研究思想观念可以很好的利用古诗文、文人笔记之类的文献,现在想想看做文化史、社会史也可以很大程度上利用。但是,包括文人笔记、民间故事,我觉得还是可以看看民俗学之类的研究有没有好的方法借鉴。做中国古代史的,如果想开拓视野,接纳更多解释的可能,一方面可以康康中古史、明清社会史研究新思路,另一方面可以康康对岸一流学者做什么。
书挺好的,有些材料的使用,有一些不同见解。个人意见比较大的,是其中对实录的理解有问题。实录的确是现在通行的明代历史书写研究的重点,但是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嘉隆时期以前,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实录泄漏,甚至连朝廷奏章,都不是公开可见材料。要将实录的意义视为书写本身,显然不准确。明前期的实录,其编纂意义本身,是一种朝堂共识,是所有靖难得益者的共识。
朱高炽和朱棣的矛盾真就是处处可寻
填补空白
确实是历史书写、新文化史门类中的杰作
论历史记忆的形成,亮点在于正德、嘉靖朝。 关于官方论述的建构,官方禁制的松弛,民间记忆的存续媒介,历史记忆发展的地缘因素,靖难历史冲突的调和。 待二刷。
对于生长于昆明之人来说,建文出亡记忆和附带产生的关于郑和(三宝太监是云南府晋宁州人)的传奇故事应该是再熟悉不过的地方传说了。我昆邑西山的太华寺门口,就有一棵传说建文手植的滇朴。另外关于武定狮山那个名声在外的建文传说故事,也是从小听到大看到大的地方著名景观。 言归正传,本书以时间为线索,探索了终明一朝关于建文君臣的历史记忆被碎片化后又被一代代重构的过程。当今对建文朝的研究,很大程度上还是只能依靠这些半真半假的资料,可见当年永乐革除禁燬建文史料之烈。除了对壬午殉难诸臣及其家人的同情外,官私记忆的重塑过程也与当时政治环境息息相关。作者对庞杂的明代建文史料运用的不错。个人比较喜欢关于建文出亡故事诞生发展的部分,至于全书所述的构建过程所反映出的明代官方与民间史学书写的问题,以现在的水平还不能完全理解。
朱棣这样当上皇帝的,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性,比他老子狠起来是有过之而不及,整的当时那些人都有心理阴影了。更为严重的是导致后面的皇帝和大臣为了讨论建文是否要平反弄的都精神分裂了,明一代士人风气多少都被这事给整的不正常了……
“在历史记忆延续的过程中,同时作用着‘记忆’与‘遗忘’两种机制。而构成后世认知的,往往是经过‘遗忘’机制筛滤后剩下的少数记忆残片;甚至,许多‘记忆’的塑造,正是有赖对过去史实的‘遗忘’。换言之,‘遗忘’才是历史记忆的常态。”本书对集体记忆的阐述,正呼应了何老所说“历史学本身是没有意义的,历史学的意义是历史学家所赋予的”;我原本想的是,历史不也应该是普罗大众书写的吗?但随即意识到,不掌握话语权的普通人,写不动历史。所以建文朝历史的民间讲述,大多也是由文人士大夫所铸就,也只有他们有能力和官方叙述分庭抗礼。那这种形塑过去的力量,在我们这个媒体发达的时代,又会有什么变化?我们已不记得那些在疫情中死去的人们,历史也会将他们遗忘吗?还是历史从不曾记起ta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