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不只是厭女的封面

不只是厭女

凱特.曼恩(Kate Manne)

出版社

麥田

出版时间

2019-12-07

ISBN

9789863447177

评分

★★★★★

标签

社会学

书籍介绍

每個男人心中都藏著一名厭女者嗎?絕非如此。

厭女不是病態心理、不是人格問題,更非「男性專屬」,

它是結構的打手、父權的機器,是一個強制女性不得踰越本分的執法機構──

而99%的人都深受其害,無論男女。

◇為何談性別歧視之外還要談厭女情結?兩者有何不同?

◇厭女情結如何與性別歧視攜手合作,將女性分為好女人與壞女人,獎懲並行、分而治之?

◇為何在越是貌似性別平等的「後父權」國家,厭女的反撲越劇烈?

◇厭女者聲稱他們並非仇視全體女性,只厭惡「做出特定行為的女性」,謬誤何在?

◇為何女性特別容易原諒厭女的男性,有時還比男性表現得更加厭女?

◇為何大眾傾向於責怪厭女攻擊的受害者,甚至認為她們罪有應得?

◇厭女情結如何巧妙地偽裝成「理性中立客觀」,潛藏於集體意識之中?

◇政壇作為「有毒陽剛氣概」之傳統典型場域,使得當代女性政治人物面臨什麼樣的巨大挑戰?

本書為康乃爾大學哲學系副教授凱特.曼恩一槌定音之作,出版後在性別學術界獲得極大迴響。其論述以女性主義分析哲學角度出發,另闢開創性觀點,且大幅討論知名社會與政治案例,將過去許多曖昧難辨的厭女現象解析得更為透徹,不僅翻新了社會大眾對「厭女」一詞的既定刻板印象,更指出過往相關解釋的偏誤與不足。曼恩指出,厭女情結乃是一敵意系統的展現,與其採用心理學解釋,更應詮釋為一種社會政治現象,方能尋求解決之道。當厭女結合了社會慣習,深植人心,往往難以察覺或對抗,本書則為「拆解厭女」提供了最關鍵的指引。

目录
【序】出錯
【前言】吃下她的字
壓制
消音
改變說法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非常冗杂细致。看到有人说作者太不愿意得罪男性。相反我认为在一种更加中立客观的写作模式下,才能更清晰地显示出“厌女情结”存在之真实与痛感。因为这并非煽动情绪的话语斗争,而是在切实描绘女性之痛,由此更使人信服。
很繁琐,也是案例为主,不知为何读不懂一些描述,不是很能让我理解。 :厭女情結經常看似個人化,但它卻最適合被理解成一種政治現象。我尤其認為我們應該將厭女情結理解成一個在父權社會秩序下運作的體系,它的目的是監督與執行女性的臣屬角色,並維持男性的支配地位。
翻译不行
从现象和事件去分析厌女的动机、过程、心理,结论就是父权社会下,女性需要更积极更大可能的发声,掌握言论,社会大环境很难改变,能改变的是女性本身。
我期待东亚大师横空出世的原因…我的天哪这个作者太可怕了。。。。。恨不得把所有字母写上去…对不起。阅读好痛苦,弃了
比起《厌女》,这本的剖析更深刻,主要从哲学角度拆解了厌女情结表象之下,深层次的道德预设和心理学动机。我比较欣赏也认同的两个观点,一是社会进步和厌女情结之间没有冲突,甚至有时会激发厌女敌意;二是厌女情结并不一定表现为对女性的“去人性化”,而是认为她们的人格性并不归属于她们自己。在我读的女性主义专著里,本书作者的写作态度相对温和,与我本人立场较为接近。缺点是行文逻辑比较弱,加上台版翻译到底还是有语言习惯上的不同,导致读起来很绕,只能形成观点,很难构建脉络。
读的太累了天哪,这小心翼翼
细细品味,本书的书名翻译得格外不错,不仅指涉了作者在正文中做出明确区分的性别歧视/厌女,也使得本书真正要讨论的厌女及其运转逻辑有别于更近于我们惯常理解和使用的厌女的“天真理解”(naïve conception),即厌女者对女性的敌意、蔑视、仇恨、恐惧等引起他们的厌女行为。 有别于上野老师的著作,本书尽管也使用了大量能让女性感同身受的事例,实际上却是从事例出发,在更深层次的哲学领域进行探讨(增添了不少阅读难度),对于厌女这一概念及其在西方社会中的运行逻辑进行细致的描绘和分析。个人觉得或许是哲学家的身份,部分讨论在应然上笔墨过多,忽略了不少实然上明显与之相悖的情况,当然这也有待更进一步的讨论了。 “你认为我们不应该出现在房间里,然而我们已身处其中,有权力留下,并提出让你坐立难安的理论。”
被迫成为人类付出者真是一种诅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