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可知與不可知之間: 楊照讀里爾克的封面

可知與不可知之間: 楊照讀里爾克

楊照

出版社

木馬文化

出版时间

2018-01-31

ISBN

9789863594949

评分

★★★★★
书籍介绍

他是詩人的原型,現代詩的源頭,最值得信賴的詩之純粹精神。

詩是簡約、神秘卻又高貴的文體,詩人試圖越過日常語言的成規,傳遞非常的感情與經驗。而現代生活、現代經驗,給了詩人新的刺激與挑戰,促成二十世紀詩的創作與美學追尋上的巨大變化。

里爾克生於布拉格,逝於瑞士。被譽為繼歌德之後,再度將德語詩歌推向高峰的詩人、發掘了德語的音樂性及可塑性﹔不但被許多讀者視為導師,甚至成為眾多詩人、作家於作品中埋下的密語,深深影響現代詩歌發展。他開發了一種新的抒情語言,將個人置入群體之中,凸顯其孤獨、迷失、矛盾與終究的回歸。詩作不僅反映了現代式的憂鬱,也協助我們踏上一條走出憂鬱的神奇道路。

本書為2015年誠品【現代經典堂】課程內容之集結。跟隨楊照一同細讀里爾克深具開創性的重要著作,或許我們會對什麼是「自己的聲音」產生不同的啟悟──或感受到啟悟之前的深邃迷惘。

楊照

本名李明駿,1963年生,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候選人。現為新匯流基金會董事長。主持Bravo91.3「閱讀音樂」及九八新聞台「楊照音樂廳」廣播節目。長期於「誠品講堂」、「敏隆講堂」、「趨勢講堂」開設人文經典選讀課程。著作等身,橫跨小說、散文、評論、經典導讀等領域。

原文作者/里爾克(Rainer Maria Rilke)

1875年生於奧匈帝國的布拉格,1926年逝於瑞士。受到視覺藝術啟發而創作一系列「物之詩」(收錄於《新詩集》),成為最具影響力的現代詩人之一。著作類型眾多,包括小說、論文及翻譯,身後留下的豐富書信也被視為其文學上的重要成就。著有《時間之書》、《杜伊諾哀歌》、《給奧菲斯的十四行詩》、《新詩集》、《馬爾他手記》等。

目录
自序
里爾克年表
詩的目標
現代詩的精神
寫詩的條件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我一直觉得自己不会读诗。不管是否感官不同,读任何一样东西都是需要一个途径的,杨照很好的提供了其中一个。
你在夜间行走,路光模糊的地方,你适应黑暗,脚下渐渐升空,兴奋的化作了野兽,飞鸟一样的在黑中轻盈,飞荡,兴奋如野兽,再也不会认识镜中的自己,看到的是那种来自遥远的波动庞然。
一句句说得很细,但出彩多在不落在句子上跑马的地方。篇后配德文原诗加之解读时能偶尔结合德语原词和语法还是让我有点惊喜的。
Ich Lerne sehen 很多的脸 不断的积累 还是不够去描述 生活敏感的体验变得钝化 回想进入的每一个最初陌生的地域 无可预期的遭遇 不在看着你 你必须改变你的生活 甚至是立刻给我改变 去掉那丑陋的不堪 卑劣的猥琐 让自己禁得起凝视 你还能逃避吗 动物世界里每一种的眼睛都不一样 人为的为了自身的需要创造了上帝 写诗为什么困难 蜜蜂般一生努力才或许写出几行 借由几行对的东西再造了自己 哈哈哈母语是德语的里尔克为什么要学法语 在于Absence德语找不到表达的文字 不完全负面的虚无 你怀念的东西 都随着过去的我死去而消失 没有任何理由舍不得 明比创造了很多的变化而感到厉害 啊周末的书店人好多话好多 想让他们都失语 逝去的记忆为带来了唇上甜甜的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