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最有生產力的一年的封面

最有生產力的一年

克里斯‧貝利

出版社

天下文化

出版时间

2016-07-28

ISBN

9789864790418

评分

★★★★★
书籍介绍

★ 引起全球超過250,000人感興趣的「生產力報告」,提供25個證實最有效提升讀書、工作,以及生活效率的方法!

★ TED、多位暢銷書作家聯合推薦!

克里斯.貝利被封為史上最有生產力的人,利用整整一年的時間,試驗各種提升效率的方法。

你只需要花費兩小時的時間,便能吸收本書精華;

從此不再被生活瑣事追著跑,而是有餘裕追求自己的理想!

生產力不是指你做了多少,而是你成就了多少。

只要管理好時間、專注力,以及精力,便能運用最少時間,完成更多事情!

如何提高效率、有效運用每一天的時間,是忙碌現代人的夢魘!

克里斯・貝利(Chris Bailey)被TED封為「史上最有生產力的人」,利用一年時間(2013/5/1~2014/5/1)進行一項研究:如何在工作和生活各方面提升生產力?他將這一年的實驗歷程記錄在自己的部落格「最有生產力的一年」(A Year of Productivity),引來超過25萬人次訪客的熱烈討論,肯定與證實他實驗得出的提升生產力方法。

每個人的嗜好不同,或烹飪或閱讀或音樂,但克里斯是真心為「提升效率」而著迷。在高中時期,他因涉獵大量時間管理書籍,輕鬆駕馭高中學業;在上了大學之後,更是運用所學到的效率相關技巧,在最短時間內不僅完成學業、拿到全A的成績,在此同時還兼兩份工作,在畢業後順利拿到這兩家公司的聘書。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克里斯此時的抉擇。他舉了一個很有趣的例子:一九六O、七O年代,爾灣加州大學(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決定在校園內各建築之間不鋪設任何步道,學生和教職員可隨意走在周邊草地上。時日一久,可看到有些草地區塊因不斷被踐踏而枯黃,此時,再將這些區塊鋪上磚塊、設為步道。也就是說,校方不預先設定路線,而是讓人自然走出一條路。景觀設計師稱這樣的步道為:欲望路徑(desire paths)。

同樣的情況,在兩項工作之間做抉擇時,克里斯決定不依循傳統路徑,而是呼應內心的熱情:對生產力的熱愛,因此決定全心投入。他放棄兩份全職高薪工作,開始為期十二個月的生產力實驗。實驗包括:訪問該領域最重要的專家,如查爾斯.杜希格(Charles Duhigg,《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作者)和大衛.艾倫(David Allen,《搞定!2分鐘輕鬆管理工作與生活》作者)等人,以及展開一連串有關生產力的試驗,包括連續好幾個星期只睡極少時間或整夜不睡;明明是個夜貓子,卻連續三個月每天早上五點半起床;完全不碰咖啡因和糖;一周工作90小時;與人群隔離整整十天;一周看70小時的TED演講;每天只用一小時的智慧型手機,長達三個月,以及增加十磅的肌肉量等,並監控每個試驗所帶來對生產力的關係和影響。

在書中,克里斯不僅帶領讀者一起經歷他的實驗,還挑選25個最有效的生產力策略,相信將會對你的工作和日常生活帶來巨大改變,當中包括:

• 放慢腳步、更用心工作;

• 刪減或移除不重要事物;

• 三重點法則;

• 力求不完美;

• 花更少時間在重要事物上;

• 利用「二十秒法則」遠離強大的干擾源以避免分心;

• 以及有效拖延的觀念。

透過許多反直觀的見解,克里斯提出全新的生產力觀念,提供方法和練習,幫助每位讀者運用最少時間,卻能完成更多事情。

目录
前言
生產力的全新定義
第一部 奠定基礎
Ch1 從哪裡開始
Ch2 並非每件事都同等重要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价值产出而不是忙。以价值观为目标,拆分自己的精力、专注力和时间的分配;时间分配要把好的时间用到产出最大的事情。时间可通过早起晚睡扩大;精力可通过饮食、分配、调整心态扩大;专注力可通过减少干扰、冥想、睡觉休息扩大;
和《deep work rules》一起读的,一个Google的老外工程师推荐的。个人更喜欢这本书,因为条理性和可操作性更强,虽然后者名气更大。之所以阅读这两本书,一方面是个人工作家庭精力时间安排上需要提升,一方面高效也是团队在每个人新年计划中大家所特别关心的热点词。 边读边实践了一些,着实有很大的提升。
生产力的三元素:时间、专注力和精力。本书作者身体力行,学习了大量相关资料并进行多项挑战,总结提炼出实用的要点。非常推荐,也值得反思。
在追求生产力和提升幸福感之间寻找双赢或同步状态,毕竟你愈快乐,你就会变的愈有生产力,善待自己能让你完成更多,因为你能维持最初的动力。追求生产力的过程,往往也是认清自我极限的过程,而没有了人与人的关系,生产力也没有意义,人是追求生产力的终极原因。
额,后面不太吸引我。
看的总结。
看完这本书后,之前收集的一堆效率提升、习惯养成的书都可以不用读了。没有一试百灵的方法,只有量身定制去实践。探索生产力的过程,往往也是认清自我极限的过程。作者花了一年的时间,从“时间、精力、专注力”三大生产力要素去试验各种方法,这个探索过程本身就充满了价值。我也非常建议读了这本书的人,来试试为自己专属定制一套日常routine。
汇总和介绍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提高生产力的途径。
用自己的实践尝试了一年时间管理法,挺年轻挺有想法和行动力的小伙子。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