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殺人者的記憶法的封面

殺人者的記憶法

[韩] 金英夏

出版时间

2018-10-07

ISBN

9789864893089

评分

★★★★★
书籍介绍

◎2013年出版即登上文學類暢銷書

◎《東亞日報》2013年度好書

◎改編同名電影2017年上映,影帝薛耿求主演

◎日文版獲得2018年第四屆翻譯大獎

人類是關在名為時間的監獄裡的囚犯,

可怕的不是惡,而是時間,因為沒有人能夠贏過它。

* * *

天才型殺人犯金炳秀,在連續作案三十年後決定退隱,二十多年來和養女恩熙住在偏僻山村,相依為命。然而隨著年紀增長,他罹患了阿茲海默症。與此同時,村裡有年輕女人接二連三遇害,彷彿有個新的連續殺人犯在此地出沒。

某天他開車出門時,意外與一輛吉普車擦撞,車主朴柱泰後車廂的血跡,引起金炳秀的懷疑,他憑直覺認為對方就是那個犯人。讓他吃驚的是,恩熙的交往對象竟然就是朴柱泰。為了保護女兒,金炳秀決定策劃這輩子最後一次殺人。他要殺了朴柱泰。

他開始試圖把每天的事情記錄下來,卻發現自己的記憶逐漸流失,殘缺的記憶碎片讓他愈發混亂,陷入妄想的深淵。女兒脖子上的勒痕、院子裡徘徊的黃狗、莫名消失的刑警名片,這一切都指向一個他不願想起的事實……

※ ※ ※

◆老年痴呆症對年老的連續殺人犯而言,簡直是人生送來的煩人笑話

我的名字是金炳秀,今年七十歲。最近被醫生宣判得了阿茲海默症。

我不怕死亡,也無法阻止遺忘。最近的我只在乎一件事情,那就是要阻止恩熙被殺害,在我所有的記憶消失之前。

◆那是一雙毒蛇的眼睛,冰涼而冷酷,我確信,在那當下我們倆都認出了彼此。

他竟然泰然自若走進我家,而且還是以恩熙未婚夫的身分!

朴柱泰說,他知道我是誰,他說,他和我是同種,他第一眼就看出來了。

前任連續殺人犯的女兒,竟然被現任連續殺人犯盯上。這是神丟給我的高級玩笑?還是審判?

◆神已經決定要對我進行何種處罰,我已走進遺忘之中

我突然在便條紙上寫下「未來記憶」,分明是我的筆跡,究竟是什麼意思卻想不起來。記住已經發生的事情不才是記憶嗎?網路上說,「未來記憶」是記住未來要做的事情的意思,老年痴呆症患者最快遺忘的就是那個。

如果喪失過去的記憶,我無法得知我究竟是誰,如果不能記住未來,我永遠只能停留在現在;如果沒有過去和未來,現在又有什麼意義?但有什麼辦法呢?鐵軌中斷的話,火車也只能停止。

※ ※ ※

記憶的消解是否等於個人存在的消解?時間是比惡更可怕的東西嗎?

《殺人者的記憶法》可說是個人世界逐漸傾頽崩潰的驚悚記錄,那並非只是誇張地呈現阿茲海默症的症狀。主角以第一人稱敘述的那些混亂記憶漸漸拼湊出來的,是逐漸翻轉、令人吃驚的現實真相。對他來說,可怕的不是殺人,而是自己逐漸變成「空」的過程,在漸增的孤獨和恐怖中,他反覆背誦尋求安慰的般若心經,反而諷刺地變成一個讓他無處可逃的噩夢。

【封面設計概念】

本書封面以版畫家楊忠銘老師的「WANDERERs」系列版畫為主視覺,此系列為繪者在遊歷京都時,用畫筆捕捉了幾名藝術家的身影。

畫面上的人、拱橋、鳥、路燈與咖啡杯,與倒映出的河川、影子和地上路口的標誌,組成看似具體卻又抽象的符號。實體與影子的對比、真實與虛構的錯位,彷彿呼應著本書中記憶逐漸喪失的主角的內心變化。

金英夏(김영하)

1968年11月11日生,是韓國進軍國際文壇的先鋒作家,不少作品已經在美國、法國、日本、德國、義大利、荷蘭、土耳其等十餘個國家翻譯出版。

他畢業於延世大學企業管理系,1995年在季刊《批評》上發表〈關於鏡子的冥想〉,登上文壇。同年八月,金英夏以長篇小說《我有破壞自己的權利》與趙京蘭(《烤麵包的時間》)同獲第一屆文學村新人作家獎,受到文壇和讀者的廣泛關注。1998年,《我有破壞自己的權利》在法國翻譯出版,隨後又推出了德語版,1999年,金英夏憑藉短篇小說〈你的樹木〉獲得著名的現代文學獎(第44屆)。

2004年,韓國文壇颳起了強勁的「金英夏旋風」。他以短篇小說〈哥哥回來了〉、〈珍寶船〉及長篇小說《黑色花》在一年內勇奪黃順元文學獎、怡山文學獎,以及韓國三大文學獎之一的東仁文學獎。一年之內集三個著名文學獎項於一身,不僅成為年度文壇的一道亮...

(展开全部)

目录
【正文】
【作者的話】
【解說】笑不出來的笑話,薩德―佛陀的惡夢 權熙哲(文學評論家)
【推薦】用保齡球刺殺──讀金英夏《殺人者的記憶法》 陳栢青(作家)
抒情破壞與當代感性──韓國新世代文學的先行者金英夏及其小說 崔末順(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用户评论
没有读出那种细思极恐的感觉 另:国内不会引进吧😂
市图借阅,比之前读过他的长篇《我有杀死自己的权利》《光之帝国》好,可以说是成熟作了。小说的重心不在推理或者所谓反转,而是“记忆”——阿兹海默症患者的记忆法,从后记可知融入了他父亲的患病经历,以致于他动笔时一度只能每天写几句,这种状态也是类似老年痴呆症。至于书中一笔带过的韩国现代史事件,我并不认同附录的陈柏青的解读,说是“刺激”读者联想到时代的大背景。因为如果说是残酷的韩国现代史放纵了连续杀人犯,那别忘了作者还说过:如果在朴正熙时代,这样的杀人犯会被马上执行死刑(而当代韩国事实上已废死)。而且,金英夏第一部小说《武侠학생运动》在向八十年代致敬的同时,也告别了那个年代的宏大叙事,这部小说当然也不例外。这书以前没出中文版,现在听说要出简体版,希望不要对书中廖廖几句的现代史动手,毕竟只是小说呀。
正如后记中所言,这依然是一本只能由金英夏书写的小说,他又一次戴着棘手题材的镣铐,为读者献上了极为流畅自如的写作表演。一直以来都很佩服金英夏的虚构能力,他的人物进入世界的入口总是刁钻和促狭的,而他却能以笔力为其生生凿出一条通向最普遍人类境遇的路。与他笔下很多人物的遭遇类似,本书的主角被困于由不断坍塌的时间和记忆构筑的牢笼——阿尔兹海默症之中。这本身是个悲剧性的故事,作家却像开玩笑般为人物安排了一个特殊身份——双手沾满鲜血的连环杀手,将故事的悲剧性转向荒诞。而当你皱着眉发出“开玩笑吗?”的感慨之后,作家精妙的描写又让你信服了这个荒诞的故事,这看似荒诞不经的,不正是充满了无可奈何和冷笑话的生活吗?书中对佛经的反用非常巧妙而大胆,在金英夏笔下,没有什么是不能投以冷笑的,也没有什么意义是不能被消解的。
短小的中长篇。患有阿兹海默症的元·连续杀人犯的设定略狡猾,但行文的节奏、语言读来很舒服。引用佛经、哲学与希腊神话多多少少赋予小说以诗意,不时出现历史记忆也透露出作者对社会的关心;记忆的大厦将倾,奔跑在以虚妄构建的世界里,绝望反而成为了最后的希望。(还想看更多这位作者的作品~【出二手】
日记的9成以上是关于我的,哪怕是剩下的1成也不可避免地是自我出发所写就的,所以,指望通过日记来记得这个世界是一个荒谬的想法,人是连在不断的自我叙事中保持中正的能力都很欠缺的。
因为先看了电影,所以迟迟没有打开书架上的这本书。等到终于看完小说,才发现电影把小说庸俗化了。如果也有和我一样因为电影而没看原著的人,来看原著吧。文学与卖座电影的距离,应该就在于作者是否能够随意操纵笔下的人物吧。比起电影的故弄玄虚,阅读小说的体验更加自由,读者不再任由摆布。
好特别啊!!!好特别的写法好特别的故事,因为主角的记忆缺失让人不知道要相信他的哪一句话才好,唯有件事可以确认,他写的诗一定不错。
一个老年痴呆的连环杀人犯的自我内心表演
非常精彩的小說,很佩服作者的腦洞,真的看得人都跟著有點精神分裂,分不清哪個是真哪個是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