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猜謎秀的封面

猜謎秀

金英夏

出版时间

2019-05-29

ISBN

9789864893379

评分

★★★★★
书籍介绍

我們到底做錯了什麼?

在人生這場生存競賽裡,

淪為條件優秀的失敗者!

我們想要的很多,卻發現努力不一定能得到。

最後,變成了什麼也不想要的人。

對於年輕生命的憐憫之作

金英夏寫給當今網路世代的「反成長小說」

●為什麼我們拚命取得高學歷,卻只能屈就低成就工作?

●為什麼我們會變成不期不待、不受傷害的人?

●是什麼逼我們寧願放棄有毒的希望,選擇甜蜜的逃避?

「我們這代人是最有學問、最聰明的一代。我們精通外語,幾乎都是大學畢業,普遍會演奏一兩種樂器,閱讀量也比我們的上一代多得多。我們父母那代人,只要做好其中的一樣,不,只要能把其中的一樣做得差不多,就可以一輩子衣食無憂了。現在呢,我們為什麼都賦閒在家?我們為什麼淪落為失業者?我們究竟做錯了什麼啊?」

「對於二十多歲年輕人或對於年輕生命的憐憫,應該是我開始創作這本小說最初的動機。真要說的話,這本小說可以說是電腦網路時代的成長經驗,也是一本戀愛小說。……獻給那些曾經坐在電腦螢幕前和素不相識的人共涉愛河,敲打著鍵盤用暗語交談,躲藏在化身背後面紅耳赤的人。」――金英夏

他們的生活明明是悲劇,卻自以為是喜劇;

他們明明表演著喜劇,卻相信那是悲劇。

《猜謎秀》描述由外婆撫養長大的私生子李民秀,在唯一的親人去世後,才發現原來外婆身負巨額債務。他雖然擁有高學歷與豐富知識,卻因為出身不好,找不到理想工作,原本渾渾噩噩度日的他,被趕出原來的住所,住到連窗戶也沒有的逼仄租屋處,唯一的心靈慰藉,就是通過網路和興趣相投者進行猜謎活動。

他在猜謎聊天室認識了ID為「牆裡的妖精」的智媛,一個父親總是不在身邊的富家女。兩人情投意合,感情迅速升溫。然而大喜過後是大悲。他在便利商店打工時,遭陌生男女騙錢,被店長辱罵後憤而率性辭職,失去生計。陰錯陽差之下,他加入了「公司」,一個匯聚各方菁英,以參加猜謎秀為業的組織。

他從原來的世界中抽離,有了嶄新的人際關系,並慢慢適應了新的生活。不料即便在「公司」,也有矛盾和衝突。被迫參與競爭的民秀,必須起而迎戰這世界的規則,努力和自己的命運對弈……

2007年出版的《猜謎秀》,是金英夏在《光之帝國》之後,轉而關懷起年輕世代生存困境的作品。故事敘述貧窮而孤獨的27歲當代青年,在網路的虛擬世界交友、戀愛,藉由「猜謎」和趣味相投的人相互分享智慧的共鳴。金英夏精準刻劃了生活在網路時代年輕人,條件遠比上一代優秀,卻淪為人生失敗者的生存焦慮,丟出了一個又一個人生謎團留給讀者解答。

【封面設計概念】

本書封面以版畫家楊忠銘老師的版畫作品為主視覺,旋轉木馬的那些馬兒顏色繽紛,在歡快的奔跑,仔細看卻是受到操控,只是不停起伏打轉繞圈子。而畫面中那隻格格不入的獅子與上層的骷髏,又彷彿在暗示著什麼。這種弔詭的存在,恰如本書所描寫的青春生命,誠如作者所言:「最美好的人卻過著最不幸的生活。這真是悖論。」

金英夏(김영하)

1968年11月11日生,是韓國進軍國際文壇的先鋒作家,不少作品已經在美國、法國、日本、德國、義大利、荷蘭、土耳其等十餘個國家翻譯出版。

他畢業於延世大學企業管理系,1995年在季刊《批評》上發表〈關於鏡子的冥想〉,登上文壇。同年八月,金英夏以長篇小說《我有破壞自己的權利》與趙京蘭(《烤麵包的時間》)同獲第一屆文學村新人作家獎,受到文壇和讀者的廣泛關注。1998年,《我有破壞自己的權利》在法國翻譯出版,隨後又推出了德語版,1999年,金英夏憑藉短篇小說〈你的樹木〉獲得著名的現代文學獎(第44屆)。

2004年,韓國文壇颳起了強勁的「金英夏旋風」。他以短篇小說〈哥哥回來了〉、〈珍寶船〉及長篇小說《黑色花》在一年內勇奪黃順元文學獎、怡山文學獎,以及韓國三大文學獎之一的東仁文學獎。一年之內集三個著名文學獎項於一身,不僅成為年度文壇的一道亮...

(展开全部)

目录
第一章 牆裡的妖精
第二章 悄悄話
第三章 清晨的悲傷
第四章 滿是房間的宅邸
第五章 水族館裡的鯊魚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這本小說很易讀,閱讀過程讓我聯想到電影《寄生上流》。其實兩者就故事而言並不相似,但在一定程度上都同樣展示了南韓社會人們的生活困境。 小說的主角雖有學識,但在重視階級與身世背景的南韓社會卻難以生存,生活窮困潦倒(讓人不禁有些感嘆在現今社會,縱使擁有文憑也不保證工作無憂,滿街都是失業的大學畢業生,很多長期無所事事、喪失自信,最終成為社會邊緣的魯蛇)。 不過,主角的不幸際遇要說是社會的因素,更多是個性的問題。他是自私、缺乏擔待、活得軟趴趴的失落一代。因為這樣的個性,在面對命運的殘酷時,根本無力招架。 這本書以第一人稱書寫,讀起來讓人很難對主角產生一絲同情。但很多時候,我卻可以輕易代入主角的心理,大概是相近的成長年代和某些性子上的共鳴(唉)。
KL.54老练美,起来想想还是打五星。如果还记得的话评论再写长一点。
图书馆借阅。写得太啰嗦了,其实就是一个本世纪初loser的网恋故事,你们非要把它和《寄生虫》挂钩,然后说“这就是韩国”,这和那些张维为的粉丝有何不同? 男主的问题,主要是家庭和自己的性格造成的:父母双亡,外婆欠债要他还,30岁的人居然还敢拿便利店公款借钱给骗子……至于恋爱故事,大概是编来安慰类似的宅男读者的
重点不是很清晰,大段大段秀知识,无法沉浸阅读 #研修书单01
有种在读人间失格➕唐吉柯德的感觉。男主几乎都是在非主动的情况下,在真实又似非真实的现实里,由猜谜而起经历了奇妙的人生经历。“我们想要的很多,却发现努力不一定能得到。最后,变成了什么也不想要的人。”欣慰救赎的是有女主的爱。
以自卑敏感的男主角为第一视角展开的小说,却构建起了庞大的年轻人问题世界。 与其他人的死亡产生关联的人用尽全力逃避责任而寻找救赎,向身边所有可用的度量衡反复确认自己存在的价值直至精疲力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