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五四運動與中國宗教的調適與發展的封面

五四運動與中國宗教的調適與發展

呂妙芬

出版时间

2020-12-01

ISBN

9789865432522

评分

★★★★★
书籍介绍

本書討論五四運動、五四新文化運動對中國各宗教教派的衝擊與影響,以及各宗教教派對於五四的看法與回應。全書除導論外,共有18章,分別討論佛教、道教、孔教、民間教派、天主教、基督教、中國伊斯蘭教的情形,以及知識分子的宗教觀。

康豹(Paul R. Katz)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系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研究主要關注近代中國和台灣的宗教社會史,以跨學科的方法綜合歷史文獻和田野調查。著作包含《台灣的王爺信仰》( 1997 )、《染血的山谷一日治時期的瞧吧昨事件》( 2006 )、《多面相的神仙一永樂宮的呂洞賓信仰》(2010 )、《中國宗教及其現代命運》 (2017 )等書,並有數十篇論文刊載於國內外期刊。

郭亞珮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歷史系博士,現任荷蘭格羅寧根大學歷史系資深講師,研究領域為晚清到民國思想史。著作見於《思想》、Modern China, Twentieth-Century Chinα, Past αnd Present 等期刊。

潘鳳娟

荷蘭萊頓大學宗教所博士,現任臺灣師範大學東亞系教授,關注的領域為傳教士與中國、西方漢學、經典翻...

(展开全部)

目录
【論述與政策】
第一章 民國寺廟儀式定位的轉型
以「古蹟」和「民俗」為中心的討論一康豹 21
第二章 陳獨秀的「新宗教」
現代文明的「精神性」及其求索一郭亞珮 43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看了几篇,启发很大,也可能就是我聪明
很新很好
张中复
谢同学借阅。2.5星。只看了张中复一章。泛泛之作。族群的边界是流动的,张中复应该结合台湾的回民伊斯兰化,只有回民、穆斯林社区没有回族的事情写一下的。五四运动固然对于汉语族群的文化塑造影响很大。但是,回民在49年后的经历,尤其是在台湾,马来西亚等地的经历,对于回族群体自我认识塑造更大。回族的自我维系,很大一个原因是在于之于汉族的他者性,而一旦回民不需要在通过争族才能保教的话,反而只会成为一种宗教身份的族群了。(ps:这里并不是否认大陆回族民族的独立性)文章有点忽视边疆的看法,回族在建国失去了兴教的动员性,并不是回族的个例问题是国家整体规训的结果
出,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