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從“修身”到“工夫”的封面

從“修身”到“工夫”

陳立勝

出版时间

2021-03-31

ISBN

9789865452445

评分

★★★★★
书籍介绍

源遠流長的「修身」傳統大致可劃分為四個時代:(1)隨著遊士階層出現,而於春秋戰國之際形成了德行培育的時代,修身目標是「君子」,修身焦點是德性與德行的培育。(2)隨著平民社會的到來,而於唐宋變革之際形成了心靈操練的時代,「工夫」目標是「成聖」,工夫對治的焦點是「意念」,工夫修煉範圍、深度均有重大拓展與深化,多元化、專題化的工夫技術日趨流行,「復其初」工夫論模式取代了先秦的「擴充」與「改造」模式。(3)隨著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蒞臨,而於清末民初之際形成了「過渡時代」,「覺悟」(「覺醒」)成為修身的關鍵字,修身的目標是培育「新君子」(國民、公民)與「新聖人」(「革命聖人」)。(4)當今,我們正在步入一個「人禽之辨」的2.0版本(「人機之辨」)的時代,一個如何修身乃至修身是否必要皆成為問題的時代。

全書共分三部。第一部《儒家內聖學的開顯》,嘗試將儒家的修身傳統刻畫為軸心期突破的一個主題,並刻畫孔子「修己以敬」在儒家修身傳統所開啟的「為己之學」的基本特徵。第二部《儒家內聖學中的反省向度與修煉技術》,檢視儒學修身傳統中自孔子孳乳而至宋明粲然大備的反省技術與類型。第三部《儒家內聖學的轉進》,從「朱子時刻」入手,對朱子所創闢的「獨知」話語進行長時段、歷時態的分析,以期由此管窺儒家內聖學由先秦德性的培育時代轉向宋明心靈操練時代的內在理路與基本特徵。

目录
鳴謝
序言 儒家修身傳統的幾個突出面向/黃俊傑
導論 儒家修身之道的歷程及其現代命運
一、「修身」:德行培育的時代
二、「工夫」:心靈操練的時代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总算是让我理解了工夫论,也是一个很好的快速把握儒家修身理论的集合,不过我对独体的把握似乎还不是很好,有空再说吧。
一生总得写几篇大文章,向陈老师致敬
导论最好,“孔子时刻”“朱子时刻”之分有大气象。惜乎正文完全不是思想史的写法,过于琐碎,丧失了叙述线索,3.5星。
zlibrary上有资源,看了一遍PDF。大部分都在之前发过论文,补充了湛若水的独体-慎独论,未展开。三目光说为对岛森一文的发挥。论朱子慎独颇有可议之处。
儒家工夫论研究的又一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