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偉大的俄羅斯回來了的封面

偉大的俄羅斯回來了

瑪莎‧葛森(Masha Gessen)

出版时间

2020-09-02

ISBN

9789865509323

评分

★★★★★
书籍介绍

* 美國國家圖書獎非文學類大獎 *

* 紐約公共圖書館.海倫伯恩斯坦圖書大獎 *

* 美國國家書評人協會大獎決選 *

* 紐約時報書評、洛杉磯時報、華盛頓郵報、波士頓環球報、西雅圖時報、基督科學箴言報、新聞週刊 年度好書*

「我們一切的思想與行動,全都出於赤誠和熱愛俄羅斯啊!」

在缺乏信仰與依歸的時刻,俄羅斯人該如何急尋俄羅斯的偉大?

戈巴契夫,拆卸的鐵幕

1985年,蘇聯迎來了新政。戈巴契夫決定將垂死的國家,引進一點改革的活水。人民開始小心翼翼接觸以往禁絕的資訊,書籍、音樂、學術、宗教,涓涓細流的自由,逐漸流入大眾的內心,集會開始了、遊行抗議開始了,分離與解放的力量終於形成了洪水,衝破了柏林圍牆、波羅的海三國、高加索、所有東歐與中亞聯邦,鐵幕全面瓦解,只剩下孤零零的俄羅斯人。

葉爾欽,失序的國度

1991年,俄羅斯要向西方世界開放。資本主義到來,市場經濟統治,學術與文化積極接軌。那是個看似充滿希望的時期。然而,蘇聯長久的慣習沒有退去,仍像幽靈一般困擾著經濟與政治,即便國民生活水準提升了,但貧富差距加大、人民生計各憑本事、車臣分離主義分子在邊境喧囂。曾經是相對於美國的強權,而如今俄羅斯要往哪裡去?人民心中充滿了困惑。

普丁,眾望所歸的大家長

1999年,默默無聞的前KGB特務,接下了紊亂的俄羅斯。在車臣戰爭中,普丁終於展現出久聞不見的強勢,終結戰事紛擾,重建俄羅斯的自尊。人民全心託付給他,國家所有事情逐漸步上軌道。當穩定成為俄羅斯追求唯一的辭令,任何阻礙前進的大石先被劈除,最後連不起眼的沙子也被清掃而空,從商業寡頭、反對派媒體、學術研究自由、LGBT人權、猶太人、到抗拒NGO組織的「國外代理人法」,人們被跟監、被騷擾、被毆打、被暗殺,沒有人不能不服膺克里姆林宮的意志。內政清理好了,該向國外征討了,偉大的俄羅斯回來了。

這是極權主義再發作!

《普丁:沙皇再臨》作者瑪莎.葛森,

透過四個主角、二十多個人物、譜寫出俄羅斯三十年頭急速變化的政治、經濟、社會環境。

這是俄羅斯人的生命史,也映照出俄羅斯開放、奔放又收緊,又如何臣服於強人專制、迷失在國族主義中。

【國外傳媒推薦】

「瑪莎.葛森是俄羅斯這一世代之內最重要的一位知名社運人士與記者。」

——大衛.雷姆尼克(David Remnick),《紐約客》(The New Yorker)

「一名極其獨立的記者……葛森深知俄國的文化與病理……(而且有著)對英語的絕妙掌控。」

——《紐約時報書評》(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葛森展現了非凡的勇氣……毫不退縮。」

——《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

「瑪莎.葛森博學而謙遜、標新立異而靈巧、誠實而勇敢。在這個獨特的歷史時刻,當我們必須理解俄國才能理解我們自己,我們全都很幸運能有她領路。」

——提摩希.史奈德(Timothy Snyder),《暴政》(On Tyranny)作者

作者簡介

瑪莎.葛森Masha Gessen

俄裔美國記者,著有《普丁:沙皇再臨》(The Man Without a Face: The Unlikely Rise of Vladimir Putin)等多部著作。她曾多次獲獎,包括古根漢獎學金及卡內基獎學金,著作則發表於《紐約時報》、《紐約書評》、《紐約客》、《頁岩》(Slate)、《浮華世界》等多種報刊。葛森曾在莫斯科長期定居,目前生活在紐約。

演講邀約請與企鵝藍燈書屋作者演講局(Penguin Random House Speakers Bureau)聯繫:[email protected],或洽網頁http://prhspeakers.com。

Facebook頁面:@Gessen

Twitter頁面:@MashaGessen

Instagram頁面:@Masha...

(展开全部)

目录
故事主角
序章
第一部 生於蘇聯
第一章 生於一九八四
第二章 被考察的人生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俄罗斯和俄罗斯人已经消亡了一世纪”,这个说得倒没错:普京也知道,但是上桌时就这副牌,没出局还能偶有小进已经可以拉,这牌只能这样打了,虽然我对普京无感,但俄罗斯也是一个独立的文明,凭啥就要半作半围堵之下消亡,再说又有几个人真的看懂了普京在坚持什么,反对什么,他不疯,他只是赌国运重回老路;邻国们自主选择当然是正当的,发动战争的人当然是邪恶的,偶很同情🇺🇦,世界就是这么不公平,设想如果没有俄罗斯,上一次欧亚大陆就没人能阻止浩劫,这就是人类政治的矛盾和悖论,真要论起来 彼得/成吉思汗的责任更大吧(非玩笑)
一旦被表达出来,个体生命的感受,具有重要性的,就可能以语言(或言语)为载体而流传下来,成为其他个体生命的“间接感受”。一切感受都在特定情境内发生并被表达出来,并因获得了表达而超越特定情境,流传到其他情境,成为其他情境内的感受的可能参照或“类似”感受。这样的类似感受不断增加,最终可以导致“概念”的发生。
教科书级别的反俄宣传
這種以小博大,從底層的普通人的視角來梳理俄國的大曆史,從閱讀的角度來說,對於俄羅斯的這段曆史熟悉的話,讀的會很有意思。如果對蘇聯俄羅斯沒有一定的認知的話,會覺得這本書就是簡單的流水賬。
以几个俄国青年和学者的人生轮回为线索,串联起八十年代末到今天的一段俄国史,想法还算得上巧妙,但实际读起来既冗长又散漫,作者本身对社会和政治问题一窍不通,只是非常肤浅地渲染游行示威和反同之类“白左”群众能理解的热门话题,过度的心理学票友热情和为反而反的戏精笔法更是让人喜欢不起来。
一直在关注乌克兰反击俄罗斯侵略的战争,也一直很不理解:所有媒体上呈现出的俄罗斯官方领导,大多言论怪异、逻辑奇特,明显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 看了这书终于理解了。当今俄罗斯是基于苏联崩塌的残躯换上新装后的旧物,核心掌权者还是前朝旧臣,通过加强的行政力量,使杜马和法院成为附属,通过利益分割控制官僚系统,以镇压来稳定民众,营造顺从才安全的氛围,然后高举俄罗斯民族主义与反现代大旗,意淫民族和国家的突围和崛起。 原书名极贴切:未来就是历史。
一本了解苏联后期至俄罗斯时期知识分子的生活记录。在本书之中,我们可以从知识分子的视角去探查苏联至俄罗斯交替时期的变幻。从总体上来看,可以分为‘’紧-松-紧’‘三个时期,在俄罗斯刚刚建立的二十世纪未是这些人们最好的时期。在前面与后面的情况较差。除此之外,关于知识分子的出走与政治强制力量对知识分子的影响之上,我们可以发现知识分子内心的矛盾。总体来说,本书的视角相效于以前阅读的其他书籍来说较为新颖,作为了解苏联俄罗斯交替时期知识分子的经历,是值得一看的!
比较一下二手时间。书非常差。作者选取的人物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开始几章写的戈尔巴乔夫时期学术解冻后西方思想对这几位高知的影响。着力描写杜金怎么用微缩胶片看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阿鲁图尼扬怎么沉醉于尼采与弗洛伊德。杜金突然受到盖农的但丁隐微论,完全保守主义影响。阿鲁图尼扬学习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本书写的不是大变革时期的苏联百态生活,这写的是一些极少数高级知识分子怎么更新自己的知识系统和三观的。没人知道勒内·让-玛丽·约瑟夫·阿卜杜勒·阿尔-瓦希德·叶海亚·盖农是谁?作者写的杜金和阿鲁图尼扬这种人物根本没有代表性。
作者Masha Gessen将此书献给了Svetlana Boym。Svetlana将怀旧分为两种:流亡者社群的反思性怀旧(reflexive nostalgia)承认过去不可能重建;以及试图原汁原味重建过去世界的修复性怀旧(restorative nostalgia )。 回过头来说这本书,Masha Gessen在书里通过个人的反思性怀旧与领袖的修复性怀旧叠加在一起,讲述了七个人在当代俄罗斯三十年生活的经历,折射出来三十年大事件形塑成的俄罗斯的样貌与变迁。俄罗斯(苏联)不仅剥夺了人们自由生活的能力,也剥夺了人们充分理解自己被剥夺了什么,以及如何被剥夺的能力。这七个人中有三位比较特别,他们是作为社会科学研究者,少数“试着理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