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為士之道的封面

為士之道

王德權

出版时间

2012-09-01

ISBN

9789866475207

评分

★★★★★
书籍介绍

身處困境的唐代士人,習從選士制內部道德環節的失落,理解當代士風變化。他們認為士風惡化,「非受性如此」,而是「制法守度使之然」。本書循著唐人觀點,以「政治體系下的行動者」為主軸,將唐代士人的認識、選擇與行動置於宏觀的政治體系下,進行制度與政治史的考察,以期掌握士人群體的動向。

本書從古代「核心—四方」國家型態的演變,檢視隋代「五服之內,政決王朝」的國制變動,探究制度變遷下士人性質和處境的變化。身處「士人—鄉里」關係斷裂下的唐代士人,面對「士不飾行」的士風惡化現象,如何重構「為士之道」,強化「士—民」關係;面對鄉里內部「民弱而愚」的變化,如何探求「為政之道」,實踐士人富而教之的淑世職能。

王德權

【現職】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學歷】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博士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碩士

【講授科目】

魏晉南北朝史

隋唐史

中國政治制度史

目录
許序
序論 士人、鄉里與國家——古代中國國家型態下士人性質的思考
一、何為問“鄉里”
二、「國家—社會」視野下的鄉里
三、「核心—四方」的國家形態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自隋废乡官,地方政府内部人士咸归吏部,在非本籍地任用的原则下,官人只能以游宦的方式,任职于本乡以外的他乡。高宗朝以降,官多员少现象下官职竞争日炽,待选期间生活之资无者,面临升迁与物质两方面困境,吏治不良,为士之风不复,地方治理的危机因而扩大。开元后,士人逐渐认识到国制变动对自身的影响,探寻为士之道,“古与今、质与问、流变与权变”等议题的探讨,成为士人确立职分,展开自省,重生民之意的起点。
从制度变迁解释士人思想变化,很有说服力
电子版,读读读。好像中西书局在引进。
两星固其宜矣
作者将中晚唐士人的自省意识放在从王畿到四方的政治框架变化脉胳中来理解,籍此思考政治体系下士人的行动、士风的变化,为解释中古制度变革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行文略啰嗦,可看序论+第一、三、七章,不失为另一种贯穿周秦汉唐的制度史观,对阎步克的批评虽不全面但也值得参考。
終於終於看完了,近期印象深刻的書籍,我覺得比《斯文》寫的更為深刻且精細。除了學術史部分,很好把握了個人與時代的聯繫,可以對宋的司馬光他們和宗族社會組織的產生有更多的理解。科舉這部分也是精彩,果然還是我認識不夠,總是把唐長孺過去學者的大概論述生搬硬套上去。最後,過去思想史總覺得太脫離歷史基礎了,根本就是給現代人用的。我真的很迷惑生活中一些常識教育,如課本裡常說到某某唯物唯心或樸素唯物,現在更覺得可笑。
其实一般,绪论感觉不错,但其实和正文并不紧密,或者是正文似乎没有能很好论述绪论的问题意识应有的回应……不过“惭愧意识”说法好,当然这也常见,看一看37年陈援庵、陈克文、金问泗乃至周佛海……
好像还是19年末读的,只记得写得好,忘了具体讲的什么了,也没读完……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ICstcoVS3qs0YSOSr92hcQ 提取码:3v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