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我們從未現代過的封面

我們從未現代過

布魯諾.拉圖

出版社

群學

出版时间

2012-10-04

ISBN

9789866525605

评分

★★★★★

标签

科学

书籍介绍

本書展現宏大的企圖心,以科學為切入點,

進而企求全面檢討「現代性」這個核心問題

拉圖重新審視現代性論述中一系列的「大分裂」(自然 vs. 文化、主體 vs. 客體、事實 vs. 價值、現代的我們 vs. 傳統的他者),從而得出「我們從未現代過」這個聳人聽聞,卻又全然不同於後現代主義的重要結論。在孔恩的鉅作《科學革命的結構》出版五十週年的今天,閱讀拉圖的《我們從未現代過》,更可以深切感受到「科技研究」(STS)所走過一段漫長而引人入勝的思想旅程。

《我們從未現代過》的重要性,在於提出理解自然與社會存在關係的新本體論架構,這提供了人們另一種理解歷史與世界的方法。本書法文版自1991年問世以來,迄今已被譯為二十多國語言,在二十年後終於來到中文世界。所謂的經典,是能讓不同世代的人在閱讀後都得到激盪與啟發,而《我們從未現代過》就是這樣一部遲來的經典。

目录
中文版序 / 雷祥麟
導讀 / 林文源
第1章 危機
第2章 憲章
第3章 革命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拉图尔指出现代性所宣称的二元性只是宪章的正面,其反面则是各种作为中介的混种物。借助纯化和混合两个过程,西方文明才得以脱颖而出占据主流地位。从人类学出发构想一种现代性人类学的想法足够迷人,只是拉图尔提出的解决方案太过乐观了。
翻过。
因为觉得书名很有趣而买了,附庸风雅。哲学的术语好多,本体论、混种物等等,看了几章完全看不懂,算啦。不过台湾学者的翻译很棒,即使看不懂也让人有想看下去的愿望。
台版的几个词没太看懂,但序和导读写的真不错。拉图尔说我们从未现代过,哈贝马斯说我们还需要更现代,拉图尔呼吁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结合起来,它们本来就不应该分开,创造出更多的混种物,讲事物之间的网络关联起来。
人文主义定义现代性的方式,既没有看到“非人类”的同步诞生,也没有看到那个被划掉的上帝也同时出现了。现代性从何而来:一开始人类主体、“非人类”、以及上帝共同诞生,接着人们为了遮盖“共同诞生”这件事,就分别处理了这三样东西。然而,此三者的混种物却在继续滋生。在此过程中,现代性出现了。拉图尔要说明的,就是这双重隔离,一方面是人与非人的隔离;一方面是上面的“纯化”和下面的“转换(混合)”之间的隔离。现代的困境就在于:若考虑混种物,我们处理的就是自然与文化的混合;若考虑纯化的工作,我们面临的就是自然与文化的全面分离。然而,后者成为了前者的伪装物。由此得到的是无敌的现代人:“這裡左手邊是物自身;那裡右手邊是由發言主體、思想主體、價値和符號所構成的自由社會。”每件事都穿梭在两者之间,但唯独缺少此中间位置。
2021-11-5 补标
好晕!读的我想死…
多于幻象 少于本质
对此书的阅读,大体上是一个由高峰下坠到低谷(第三部分)再逐渐爬升最终(或许)豁然开朗的过程。拉图尔试图医治困扰“现代人”的强迫症,而他的疗愈方法是把前人开的所有药方统统倒进下水道,然后质问,“你TM再想想自己有没有病?嗯??”自然与社会,相比于两个神秘而分隔的实体,或许更似一套坐标体系,一套人们钻进去就不想出来了的思维。陷在其中的“现代人”,既为自己的独特感到骄傲,又因其而产生焦虑和负罪感。一方面,他们觉得理性的后果是这样恐怖、不受控制,另一方面,他们又觉得这个世界总是现代得不够、理性得不够。然后拉图尔来了,他是这样一个搅局者,一个自大狂,我喜欢他!此外感觉用ANT来反思全球化会是很合适的,但首先,我必须重读此书。P.S.感恩台版的序和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