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想像和界限的封面

想像和界限

陳培豐

出版时间

2013-08-19

ISBN

9789866525728

评分

★★★★★
书籍介绍

本書將向來被視為既定分析概念的「漢文」當成主要分析對象,考察臺灣語言文體在東亞漢字文化圈與日本殖民統治下的「混成語現象」,以自創的概念「殖民地漢文」當成貫穿整體論述的概念,分析、考證臺灣的各種文體及其背後隱含的政治、文化、社會、階級、思想與歷史意義,試圖探討日治時期臺語文成立的歷史過程,為現代臺灣人的精神文化史進行點描。

「殖民地漢文」存在於臺灣,與其說是歷史的偶然,不如說是文化發展的必然。

如今,臺灣社會上的漢文書寫具有高度恣意性和創作性,是種由民間主導、「約定俗成」的文體表記規範,而這種「臺灣國語」的創出及默契規範,將逐漸成為臺灣人內涵的一部分。因此,尊重多元、保持融合,反映臺灣文化的自主性和特色,策略性地利用混雜以達成「同中求異」的理想,應該是臺語文發展最自然且可行的一條路。

本書由以下各層次的析論組成:

⑴ 整理在東亞區域中被現代政治與傳統文化左右的漢字在臺灣引發的「混成語現象」

⑵ 分析這種混成的漢字漢文帶給臺灣人的想像

⑶ 探討這種文體想像的崩壞與重構,以及對這種想像的見解問題

⑷ 究明眾多文體的分界與生成過程

⑸ 探究在日本帝國擴張下,新的漢文解釋共同體重組的實際狀況。

以上五個主題依序為本書前五章,第6章則為本書的考察與總結;以此篇幅試圖探討日治時期臺語文成立的歷史過程,為現代臺灣人的精神文化史進行點描。

本書最關心的課題, 是以世界殖民史與東亞區域文化史的視角,考察出現在臺灣的漢字漢文諸相各具什麼意涵;這將在第5章及結論探討。

陳培豐

臺灣臺北市人。日本早稻田大學日本語日本文化碩士、日本東京大學總合文化研究博士。曾任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副教授、現任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専攻臺灣語言思想史、文化思想史、文學史以及日治時期國語同化政策。著有《「同化」の同床異夢》、(日本‧東京:三元社及臺北:麥田出版社)。《日本統治と植民地漢文——台湾における漢文の境界と想像》(日本.東京:三元社)。

目录
序章-漢文「混成語」化的想像和界限
一、日本在臺灣殖民統治的特殊性
二、「同文」下的異民族支配
三、漢字的「混成語現象」
四、折射臺灣人精神與文化面貌的文體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待我好好写篇作业……目前的疑惑是,1920s“中国白话文”和1930s“台湾话文”只是时间先后关系吗?战后“中国白话文”派也被认为不纯正,是否说明台湾的“中国白话文”其实就是方言版的“国文”呢……“台湾话文”似乎就是渗入了更多日语的词汇和语法,可是方言版的“国文”肯定也渗入了呀……这两者暧昧不清的界限,除了当时对于殖民统治的现实接受度不同以外,我觉得真的无法再提升了……
同属东亚文化圈致使日本在台统治相对于欧美的特殊性,汉文汉字成为统治工具。汉字的混成造成文体界限的模糊,由此折射出社会的整体状况。回应此前以“汉文”概念的局限性,提出“殖民地汉文”作为台湾内部应对殖民自己生成的语言。
提出了蛮新的观点,也就是1920年代的台湾的【中国白话文】实际上也是当时殖民地汉文的一种,只是被当时知识分子的想像,冠上了【中国白话文】的帽子而已。
作者在殖民母国找“类似”,在祖国上打引号,即所谓的祖国上找“差异”。真是台湾学术殖民现代性的集大成者。
關於現代化與本土在地化的糾葛值得思考,但作者真的很啰嗦……